正文 楔子西子湖畔的仇恨(1 / 1)

明朝天啟七年五月,浙江清軍道王應豸調任順天府(今北京)巡撫。離開杭州前,他想陪初來此處的弟弟去西湖一遊。兄弟倆剛出寓所,遇到杭州府提學副使黃汝亨也要去遊湖。三個人談笑著走到普德祠門外,未承想一場禍事竟向他們襲來。

普德祠建在西子湖畔的關帝廟和嶽王廟之間,祠內供奉著當朝秉筆太監、九千歲魏忠賢的生像。生祠建造的宏偉蓋過關、嶽兩廟已使遊人心中不平,進祠後要行五拜三叩大禮更令人氣憤。守祠太監借魏忠賢的勢力橫行無忌,瞻昂畫像的人稍有不恭敬即遭打罵。王應豸的弟弟不知內情正要進祠,黃汝亨緊走兩步拉住他。

黃汝亨未說話,隻是輕輕搖搖頭。誰知他的這一舉動卻被守祠門的太監看到了,這個太監向祠內喊了一聲,立刻有十幾名太監拿著棍棒衝了出來,守門的太監指著黃汝亨說他蔑視九千歲,眾太監不由分說上前就打。守門太監狠狠一棒砸在黃汝亨頭上,黃汝亨頭腦迸裂,悶叫一聲立即斃命。

打死黃汝亨,太監們又打倒王應豸,一個太監拿來繩索,說要綁起他吊到樹上示眾。

王應豸的弟弟叫王應駿,他勤學苦練了十幾年,雖然稱得上文武全才,隻因魏忠賢閹黨把持朝政,一直不願求取功名。他如今親眼看到太監們的惡行,怒喝一聲正要去捉拿殺人的太監,猛地聽到哥哥的呼叫聲,又急忙回身來救哥哥。

眾太監見王應駿來救人,一齊舉棒打來。王應豸見黃汝亨已死,又見太監勢大,上前拉著弟弟向祠後的棲霞嶺逃去。

兄弟倆躲避著太監的追捕,傍晚時才回到寓所。王應駿為哥哥揉著傷,咬牙切齒地說:“黃大人不能白死,打你的這幾棒不能白挨,這仇一定要報。”他罵了一會,又說:“魏忠賢不過是個閹了身的鄉村無賴,文不能提筆,武不能舉槍,無寸功於國家,憑什麼稱九千歲?又憑什麼建生祠讓天下人供俸他?閹黨如此不法,難道就無人敢管他們?”說完一拳擺在床上。

看著弟弟的怒容,王應豸低聲說:“聽說不少地方為了建造生祠,不惜拆民房、拆廟宇,有的還拆了學堂。為兄早有彈劾閹賊之意。如今我赴任日近,不敢耽誤。你在此幫黃汝亨家料理完喪事,去走訪幾個州府,搜集一些閹黨禍國秧民的罪惡實據,再進京找我吧。”他囑咐弟弟要處處小心謹慎,為他留足盤纏,借夜色離開杭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