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春花兒美(1 / 3)

一九九二年年八月七日七點半,方靜嫻下了車站,向路人一打聽,沿著一條傾斜的山路一路北上,走了大約二百米,就來到了華東小學,一看不禁暗暗讚歎,華東小學的地理位置還真不錯。

學校的東北西三麵是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山雖然算是當地的名山,但是並不高,放眼望去,山上的樹林鬱鬱蔥蔥,山勢略緩,一層接一層,自下而上有道道優美的弧線,使人倍感親切,有一種想爬上山與山相擁的感覺。

方靜嫻走進學校來到二樓,推開校長室,來到二樓,拿出調令,雙手遞給校長。賈校長熱情地接待方靜嫻坐下,並問明白是學什麼專業的,接著就安排她擔任四年級一班的班主任。

賈校長說:“四年級一班從一年級開始頻繁換班主任,這個班的學生紀律比較渙散,個別家長比較難纏,事先教委已經把調入老師的信息已經發給學校了,考慮你是師範專科畢業的,所以把這個重任就交給了你。年輕人好好幹,你麵對的是難題也是挑戰,好好鍛煉。”

方靜嫻微微一笑,走出校長室,去總務處領書,然後去辦公室備課去了。

過了半小時,校長室又陸續來了兩位女老師,薛康柔和孫麗倩。薛康柔畢業於師範大學美術係,擔任全學校的美術老師。孫麗倩畢業於中專藝術學校,學音樂,擔任本校的音樂教師,兼大隊輔導員。

華東小學一下子分配了兩個正式大專生和一個中專師範生,這對於一個鄉村小學來說的確不易,因為紅橋街道這幾年教師一直都處於緊張狀態。美術音樂教師經常由年齡偏大不能擔任班主任的老師擔任,而他們一般來說都不是學音樂美術專業的。今年華東小學一下子來了個專業對口老師教音樂美術,可見華東小學在紅橋街道的中心小學位置可見一斑。

這三位女教師的到來在本校掀起了一場小小的波瀾。因為三位女教師都很美,美得各有特色。

方靜嫻恬淡平和,賢淑,文雅,看到她俊秀的臉龐,一位同事就隨口說了《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裏的一句“杏臉桃腮,乘著月色,嬌滴滴越顯得紅白”。自此同事們閑暇時就稱她為“紅杏仙子”。

再看薛康柔,有著林黛玉的氣質“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又沒有了林黛玉的“嬌襲一身之病”,而透著一種清新淡雅之氣,還帶著淡淡的陽光女孩的感覺。看到薛康柔就讓人忘記這是在繁雜的塵世,而是在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由此同事們就也給她起了個雅號“桃花仙子”。

而當你看到孫麗倩時,你馬上就會從桃花源回到現在,因為她是個不折不扣的現代女孩。紮著長長的馬尾辮,彎彎的眉毛末尾處輕輕向上飛揚,一張明亮的大眼睛,黑眸子特別亮,似乎能看穿你的心事。雙唇如玫瑰花瓣嬌豔欲滴,真是美得逼人眼,恰如一朵牡丹花恣意地開放,老師們也給她起了個別稱“牡丹仙子”。

這三位老師不僅年輕漂亮,而且工作也頗有自己的方法,教學能力很快獲得領導和老師們的認可和欣賞。

一晃到了教師節,那天全體教師們在會議室召開茶話會。由校長回顧一下曆史,展望未來。

幾位年輕的男老師就提議讓校長讓三位仙子表演一下節目,烘托氣氛。孫麗倩當仁不讓,馬上回辦公室取回吉他,邊彈邊唱《追夢人》,“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發,讓它牽引你的夢……”歌曲唱罷,響起了一陣陣掌聲。孫麗倩則放下吉他,像一位嫻熟的演員一樣,雙手扯起裙角,向前邁了一小步。鞠了一躬,甜甜地說了一聲“謝謝大家。祝領導和老師們教師節快樂。”話畢,又惹來一陣掌聲。

而方靜嫻和薛康柔則聯手給大家朗誦了一首戴望舒的《雨巷》。“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那兩人略帶憂傷的語調,抑揚頓挫地誦讀完詩後,會議室的空氣似乎一下子凝固了大家似乎沉浸在那種孤寂的、陰鬱、失落、彷徨的情緒中。一會兒響起了掌聲。二人含羞地向大家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