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曉波還真是猜對了,龍丹接著就宣布了把原西疆食品安全監察小組改編為西疆監察公署,是獨立於西疆特區政府的一級機構。龍丹當即任命了官職:費曉波為監察公署署長,總攬監察公署各項職責;季慧達為副署長,協助署長做好各項工作,並在署長不在的情況之下,行使署長的權利。監察公署下設三個處:一個是監察處,分管監督西疆各級官員的廉政情況和工作情況,對對於群眾舉報等線索進行偵破和監督,處長就由關友輝擔任。第二個是執行處,就是對監察處所查處的各級官員進行逮捕者歸案執行處理,處長就有權博達擔任。第三個就是公共關係處,主要職責就是對廣大的西疆特區民眾進行宣傳指導,並負責安排在全區的舉報工作和保護舉報人的一切行為,處長就由魏征言擔任。
西疆監察公署一成立,就接到了大量的群眾舉報。費曉波就派人對大量的舉報進行了整理,結果發現,舉報最多的則是對種子公司和糧油公司的舉報。根據舉報信的反應,特區種子公司的違法情況是兩類。一是分配給農民的種子斤量不夠,農民怕影響種子發芽率,就隻好再補購一些種子,而補購的種子是按照市價的,這就給種子公司創造了賺錢的機會。西疆是不光是個工業特區,還是一個農業特區,天量的耕地是全國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這需要的種子就是一個巨大的數量。就按照種子公司每畝克扣一公斤計算,每年就是5億斤種子,每斤按照8元計算,種子公司的額外收入就是40億,而這40億華夏幣就從來沒有上交國庫,種子公司就擅自把這些額外的收入私分了。
特區糧油公司的額外收入就更大了,糧油公司肩負這收購農民糧食、儲存糧食和外調糧食三大功能。糧油公司在收購農民的糧食的時候,就故意壓級壓價,而在上報特區的時候還是按照高級高價來付款。這就給糧油公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差價,比如給農民壓價0.2元,上報是卻多報一級再加0.2元,一反一複就是0.4元,每畝糧食按照一季生產的話,每畝1500斤,就是600元,那麼全區2.5億畝耕地,每年的利差就是1500億,要是算上兩季產量的話,那可要瞞報的額外收入就是3000億,這可是一個巨大的黑色收入。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費曉波就把這一情況彙報給了龍丹,龍丹一看也是吃了一驚。原來,在西疆的這個部門裏,竟然有這麼大的黑色收入,一個小小的糧油公司,每年可供貪官貪汙的利益竟然有3000億之舉。龍丹就震怒了,給費曉波下令,先從種子公司和糧油公司這兩個部門入手,徹底肅清種子糧食部門的貪汙現象。
西疆監察公署的機構配備是數量可觀的,也都是從全國各地抽調來的精兵強將。龍丹一下令,監察公署就開始了霹靂般的行動。一下子就把兩個公司的財務賬目全部封存,控製了全部的財務人員。經過監察公署的人仔細核對,終於發現了突破口。先是找出了糧油公司壓級壓價的證據,又從糧食公司上報的各類報表中找出了對上瞞報抬價的證據,經過計算,西疆特區糧油公司每年的貪汙的資金竟然有3500多個億,也就是說,特區成立多年來,這群貪汙犯竟然瓜分了國家才占達2萬多個億。就拿小小的種子公司,這些年來貪汙的資金也有數百億之多。
很快的,種子公司跟糧油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就被監察公署的人請進了公署,經過審訊核對,終於找出了大部分的資金去向,監察公署通過瑞士銀行的帳頭上給國家轉回了1.5萬個億的資金。可是還有7000多個億的資金查無下落。費曉波就把這個情況彙報給了龍丹,說審訊工作進入了一個難題,就是查不出剩餘資金的來龍去脈,也就是說,還有7000多億的資金找不到宿主。
龍丹想了想,就猜測這些貪官們肯定把這7000多個億資金送給了他們的上級領導,不然的話不會憑空消失的。這些官員們不敢說,無非有兩種心理,一是怕說出來得罪上級,二一個就是把行賄上級的事情瞞住不說,可以得到更大的貪官們的保護。於是,龍丹就親自參與了審訊,龍丹就動用了自己的“他心通”功夫,把貪官們的心裏深處,不願意說的秘密都給挖掘出來。最後證據表明,這7000多億的資金去向指向了西疆特區管農業的副主席許財厚和特區專職副書記華青山的身上。
費曉波就請示龍丹怎麼處理,這華青山跟許財厚可是西疆的高官,龍丹就道:“就行使你們的權利唄”。於是,華青山跟許財厚就被監察公署請到了公署裏喝茶。許財厚被監察公署的人請進來後,就來了一個一言不發,問什麼也不回答。而華青山就厲害多了,華青山滿不在乎的說道:“關友輝,你一個小小的監察處處長,有什麼資格來審訊我,我是堂堂的正部級官員,就算是我有什麼不對,也有國家紀委來處理,你們一個小小的監察公署,能對我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