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鍾先生(1 / 2)

鍾先生是我的朋友,四十幾歲,中等個,微胖,人稱美食家。

鍾先生愛吃成癖。癖之程度:凡哈爾濱風格不同、獨具特色的風味(小館)酒店,沒有他沒光顧的。

因為是朋友,我沾了他許多的光。

我陪鍾先生親自品嚐過的就有:北來順的老羊湯,白家館烤羊腿,一手店鹵肉,吳記大骨頭,正陽樓自製肉腸,希爾西天山涮蘑王,166涮牛肉,383雞脖子,草市街的麻辣排骨串,老獨一處的蒸餃、水餃,還有道外區烤肉一條街的石鍋烤肉。

鍾先生每去酒店,必換行頭,著一件白色中式對襟布衫,腳下是軟底黑布鞋,加上一條白色休閑褲,很有派頭,很神氣。酒桌上,鍾先生正襟危坐,先用濕巾淨手,然後略整衣冠,拿出吃家的瀟灑,拍拍手,喚來服務員點菜。

鍾先生點菜有別於他人。

鍾先生點菜從不看菜譜,喚來服務員後,隻點一道酒家最拿手的招牌菜,至於雜七雜八的配菜,鍾先生從不亂點,哪怕一道菜吃盡不夠,再續一道。

鍾先生說,吃的是招牌,別的都食之無味。

鍾先生喜食,卻不愛酒,隻品菜,品到興處,便輕輕擊掌,讚不絕口。

鍾先生為了吃,可以放棄一切,甚至愛情。

鍾先生原有一嬌妻,是省京劇院的一名演員,長相很標致,主唱龍江劇。因為鍾先生的愛吃,妻子牢騷滿腹很不滿意。

妻子勸道:“愛吃可以,隻在家裏吃,你愛吃啥,我就給你買啥,行不?”

鍾先生對妻子的勸說不理,依然東西南北地吃。

妻子無奈,隻好最後攤牌:“你是愛吃,還是愛我,選擇一個!”

鍾先生最後選擇了麵包,放棄了愛情,至今仍在獨居。

離婚後的鍾先生,仍潛心研究吃的學問,樂此不疲。一個很冷的冬日傍晚,鍾先生來到我家,我女人給他斟上一杯熱茶,他接過茶杯,用另一隻手掀起杯蓋,用杯蓋的邊沿拂了拂浮在水麵的葉子,然後他的一雙眼睛在上升的水汽後麵望著我,問:“老炳,你知道南方菜為什麼那麼精致,而北方菜為什麼粗獷豪氣?”

我說不知道。

鍾先生就很迅速地從衣袋裏掏出一張報紙,翻到第二版說:“你看。”

我接過報紙,是鍾先生的文章——《淺論南北方菜的差異》。

讀罷,我對鍾先生生出一份尊敬來。

鍾先生來了興致,又說:“我下一篇論文是關於韭菜的。宋代詩人蘇軾‘斷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把春韭描寫得淋漓盡致。春季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韭菜性溫,最宜人體陽氣。而且春季常吃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因此,像韭菜炒雞蛋、韭菜炒龍蝦等菜肴要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