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鎮有個袁先生,人斯文,個高,卻極瘦。柳鎮人議起袁先生的瘦,都說“他的瘦,是書弄的”。
這樣說是有緣由的。袁先生嗜書如命,常把書比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讀書時可以不吃不喝,不用頭懸梁、錐刺股,也能讀個通天通宿。久之,袁先生就被弄成猴一般的瘦。
袁先生喜歡讀書,也喜歡買書,用袁先生的話說:“過日子家什可無,書卻不可無!”袁先生和夫人結婚十餘年,家裏四壁藏書有頂棚之高,在柳鎮可算是位藏書泰鬥。
袁先生家中藏書雖多,卻頗愛到外麵借書讀。借同事的,借學生的,借學校圖書館的,凡有書可借,必借來讀,並且讀起書來如癡如醉。
一夜,已是月掛中天,袁先生仍手持一卷於書房的案前,朗朗高聲:“噫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夫人驚醒,披衣起床來到書室,對袁先生說:“時間這麼晚了,明天讀不行嗎?”
袁先生仍手不離卷,眼不離書,對夫人說:“不行,這書借時講好,明天必還!”
夫人無奈,歎氣搖頭剛要離去,卻突然發現袁先生讀的是《李太白全集》,就很驚訝地問袁先生:“《李太白全集》咱們不是早買了嗎?”
聽後,袁先生甚驚,抬起頭:“真的買了?”
夫人點頭。
袁先生大喜,急起身到書架前,甩甩胳膊,揉揉酸眸,竟真從書架裏找出《李太白全集》。
夫人就對袁先生說:“書都把你弄瘦了,也弄糊塗了。”
袁先生搖搖頭,抬頭的時候露出一臉苦笑。笑後,遂與夫人入寢。
人常說光陰似箭,卻也是這個道理。誰也不曾留意什麼,二十年就這麼過去了。
二十年後的袁先生,被書弄得越發的瘦了,整個人瘦得精赤赤一條。那身上的薄皮裹著一身瘦骨,讓人看著著實憐惜。
一日,袁先生感覺身體不適,就躺在床上,這一躺就是十來日,身體仍是有些不適。
袁先生不知自己患了什麼病,就覺得全身筋骨酸疼。夫人勸他去看醫生,袁先生很固執地搖頭。
袁先生讓夫人把床挪到書房,他說他離不開書。夫人照辦後把他攙扶到書房的床上。袁先生於書房的病榻上,看到四壁的書,精神上就有了好大的安慰。
又一日,袁先生的老朋友來看望他。朋友落座之後,袁先生就指著四壁的書,對朋友說:“我這一生書沒少讀,卻都是借人家的。可惜自己藏了這麼多書,卻沒有一本真正看過。”
朋友聽後不解,驚訝地問:“真有此事,這是為何?”
袁先生說:“我總有一個怪想法,書是自己的,什麼時候讀都行,借人家的書,就得抓緊讀,抓緊還。”
朋友聽了想想,就勸袁先生,說:“先生有這樣的想法並不怪,這很合乎正常人的思維,隻是青春易逝,人生苦短啊!”
這一年的年底,袁先生的病也未見起色。不久,他故去了。死的時候眼睛是睜著的,是他夫人用書給他合上的眼……
袁先生和夫人隻有一個女兒,女兒在鎮上開飯店,聽說挺有賺頭,對書卻不大感興趣,就常對母親說:“媽,我爸留下的那些書咋辦呀?!”
袁先生的夫人望著四壁頂棚高的書,歎了口氣:“是呀,愁的是這些書可咋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