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之戰次年,公元前626年,楚太子商臣發動宮廷政變,把沒有吃到熊掌的楚成王縊死,結束了他四十六年的輝煌統治。(這幾年,諸侯首腦大換血,魯國圓滑的魯僖公也病死了。)
至此,五大恐龍(含準恐龍楚成王),真的就剩西陲秦穆公這孤獨一枝了。
可是秦穆公正在西邊大發其愁呢。在去年時,他的三軍精銳全部在崤山升天,他心中又急又悶,寢食俱廢。隨後聽說三位大帥金蟬脫殼,龍歸大海了,秦穆公方才泣極而喜。左右請殺三帥,以正其喪軍之罪,秦穆公說:“咱們秦國的這一筐土豆,扒拉來扒拉去,就這麼仨好的了,殺了還找誰去啊?”
穆公老爺子穿著素服(白的),弓腰迎於郊外,在大河邊對孟明三人哭道:“餓違背蹇叔勸諫,以至於二三子受辱於前敵,都是餓的罪啊。‘大風有隧,貪人敗類’,是我貪心太大,害了你們。餓不能因為誰長了個針眼就掩蓋他的大德,百裏孟明啊,你繼續當總司令吧,我不撤你。”有情有義的話使聽者無不動容。秦穆公對孟明愈加禮敬。孟明本來準備回到秦國受戮,看見秦穆公對自己信任有加,感愧萬分,唯圖報效。
兩年後,公元前625年,總司令孟明帶他的兩個舊軍長,以兩百乘兵車伐晉,欲雪崤山之恥。秦晉這一對“之好”的國家,現在也要不好了。
晉襄公任命先且居(先軫之子)為中軍將、趙衰為佐,迎秦兵於境上。先軫的兒子先且居也是牛人,指揮晉軍猛衝,硬碰硬地迎擊秦軍。晉國猛將狼覃曾經被先軫降過職,滿肚子都是意見,臨陣時刻,他率少量從屬猛轟秦軍,戰死於陣前。當時的戰場範圍不大,晉國人全看見了,大受鼓舞,一擁而上,秦師不能敵,大敗而歸。晉國人把這次狼狽而逃的秦軍戲稱為“拜賜之師”。拜賜是對孟明的嘲諷,孟明當年逃跑的時候,曾在黃河船上說過:“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
當年冬日,晉襄公命元帥先且居彙同宋、陳、鄭三國之師攻入秦境,取其汪邑而還,作為對秦軍這次來侵的報複。
至此,晉襄公三敗秦師。秦國常敗將軍孟明這回急了,作為秦國執政官,他施惠於民,撫恤陣亡將士家屬,每日操練軍隊,砥礪士民鬥誌。所謂哀兵必勝,晉國元老趙衰聽說之後,就對晉襄公和大夫們說:“秦軍憤怒已極,如果他們再來,一定要回避。孟明知道警懼又增修德政,不可對當啊。”趙衰又念了兩句詩來增強自己的論點。
果然次年,秦軍再次出動。秦穆公親率兵車討伐晉國,渡過黃河以後,孟明下令焚毀全部渡船,以示背水一戰,誓死克敵。秦軍逐次躍進突擊,攻取王官城(今山西西南部聞喜西)。晉軍不敢貿然出戰,等待中央命令,晉襄公按趙衰既有建議,於是命令晉軍向主要關隘收縮,抑製秦軍進攻空間,其他避而不戰。(這個決策是有深度的,如果出城野戰,一旦受挫,則崤之戰的勝利之威和霸主之氣勢,就一下子削弱很多。不戰,也就不會敗。另外,晉襄公這人能力不錯,就是命短了點兒,執政合計七年。)
秦軍在堅壁清野的晉國轉了一圈,突然想起從前的崤山了。於是從茅津渡渡過黃河,來到南岸崤地,秦穆公在當年的戰場為死難將士收殮白骨,堆土樹立標記,宰牛殺馬,舉行祭奠儀式。秦穆公素服,親自祭奠,將士無不落淚,哀動三軍,鳥獸為之淒惻。為了反省自己當年的錯誤,秦穆公再次麵對大軍公開檢討,這便是載於《尚書》中的《秦誓》。秦穆公隨後班師回國。
敢於正視自己過失的秦穆公,無愧於春秋五霸之第四,失敗麵前,不遷怒於人,也不諉過於天,更沒有歇斯底裏,而是鼓舞鬥誌,勵精圖治。穆公用人能夠持一,孟明在崤山戰敗之後,眾大夫請殺孟明,秦穆公不受眾議幹擾,超乎尋常地信任孟明,照舊讓他總領三軍;孟明第二次戰敗後,秦穆公堅持用他不變。孟明的知遇圖報之心可以想象!秦國君臣同仇敵愾,秦軍怒衝霄漢,終於令晉國人震恐,關門躲避其鋒芒。《左傳》上念了好幾句《詩經》的話,讚揚秦穆公這裏能用人持一。秦穆公文采也不錯,說話也常引用《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