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是近幾年興起的現象,由網紅帶動的網紅經濟則是去年才逐步形成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作為商界衍生出的一種新生事物,全社會理當給予足夠的包容。隻有在一個理念開放和商業規範的環境下,網紅經濟才能走得更遠,才能湧現出更多順應經濟發展新形勢的商業形態。
互聯網商業時代,隻要買東西就一定逃不出網紅模式的宿命。在傳統產業被迫與互聯網融合的情況下,不能單純依靠“賣產品”的思維,而陷入“網紅模式”的魔咒。
雖然網紅經濟迎來爆發式增長,但一時的繁榮並不代表此類新業態可以一帆風順。任何風口的形成都會有投機泡沫的存在,“無泡沫不歡”是很多曇花一現的互聯網經濟現象的共同特征。事實上,網紅經濟必須克服的最大難點是:可持續增長和規模化發展。雖然能否將受眾的好感度轉化成消費率是網紅內容以外的功夫,但是缺乏踏實的內容創作會成為網紅經濟持續增長和健康發展的最大絆腳石。當今社會,人們使用信息工具的效率和信息傳播的速度日新月異,粉絲的無厘頭追捧也在回歸理性,在這種情況下,網紅內容很難殺出重圍,成為真正持續盈利的網紅經濟。
近日,火爆一時的新聞應用Circa宣布關停。它曾經是一家創業型新媒體公司,擅長標新立異,當互聯網媒體市場充斥著大量大而全的新聞客戶端時,Circa則做起了小而美的App來打動用戶群體。切準市場要害、扣緊市場脈搏造就了一時的脫穎而出,但很快用戶就會發現其實它與主流媒體沒有太大差異,並不是什麼特例。產品爆發後如何長線運作是困擾創業新媒體的難題。許多新媒體能做到的僅僅隻是吸引而非留住用戶,對於自媒體的網紅而言道理同樣如此,持續發展和商業變現將是擋在前麵的兩座大山。
網紅想要實現經濟變現,維持生存,滿足用戶不斷提高的期望值,持續性產出好的內容,並且滿足甚至超出用戶的期望值,將會是巨大的挑戰。對於視頻網紅來說尤其如此,拍一個短視頻容易,但要圍繞主題持續生產就困難得多。因此,團隊的策劃能力、配套的製作能力都很重要。網紅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網紅們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檢驗著各類型網紅的壽命周期。
“單純網紅的生命周期隻有2年”——怎麼破?
(1)做足刺激源的更換工作,升級網紅。
很多人提到過這個問題,首先從心理學方麵分析:任何外部刺激(無論是電擊,還是金錢給予),最終都會被“適應”(也就是讓人無感)。人之所以產生審美疲勞,無不源於一個經典的心理學概念——刺激適應。比如,每天打你一棍子,你當然很不爽,但是連續打了一年後,你就不會感覺到不爽了,它變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沒有感覺了——這是刺激適應最通俗易懂的解釋。作為人,你隻能接受這樣的心理變化,任何讓人欣喜的事情,比如金錢、升職或者美食,都隻能提供短暫的幸福感。說到網紅經濟就更是如此,沒有個性化設計、沒有新鮮的刺激內容,談何可持續性?
網紅經濟必須轉型、不斷升級,才能找到可持續發展強有力的突破口。網紅加上個人設計師品牌的大力推廣,直接贏得了消費受眾的喜好,從而推動了品牌價值、個性設計和運營渠道等多方麵的內在變革。所以,網紅經濟必須變革創新、回歸理性、殺出重圍,成為真正可持續盈利的經濟模式。
例如,羅輯思維的運營模式就是在知識電商的大方向上,投入全部資源做好每一個項目、每一段語音、每一篇文章、每一場演講,每一次都全力以赴,做足了內容和形式的新鮮感,團隊的用心為羅輯思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再者,羅輯思維很懂得節製。以羅胖為核心,從甄別、篩選到生產,留下了最有價值的知識產品,並且是全網獨家,稀缺性和價值性都能保證,溢價也有了。在擁有如此巨大客戶資源的前提下,依然保持著敬畏和節製,這是很不容易的。同時,羅輯思維真正為粉絲著想,挑選書的內容和質量都很好,省去了粉絲挑書的成本,從而獲得了很多忠粉。持續性運營對羅輯思維來說根本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