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經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在過去一年裏,網紅成了最風光的“全球範圍內獨一無二的新經濟物種”,她們的一言一行都成了賺錢噱頭,甚至她們發布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經過精心處理並且帶有很強的目的,不得不說,她們的存在激活甚至帶動了一整條產業鏈。

首先,網紅們利用互聯網快速傳播的渠道,不斷打造和提升自身的“品位與形象”來吸引消費者,以達到名利雙收的目的;其次,由於信息的大量增加,消費者在豐富的選擇之中,需要找到一些“信賴的支點”,來慰藉或證明他們的“明智選擇”,網紅的出現正為他們提供了這樣的倚靠;最後,有經驗的幕後推手們正是看到了雙方彼此需要的關係,才大做文章,不遺餘力地介入對網紅的包裝和運營,促成了當前網紅模式的繁榮,也正是這樣,網紅經濟才成了一個多元的經濟鏈條。

“網紅”紅出生產力?

從“網紅”到“網紅經濟”,加了“經濟”兩字,勢必將形成強大的影響力,在文化產業繁榮區域,網紅經濟已初具規模,並形成了“造紅產業”。

據資料顯示,網紅張某手握377萬粉絲,淘寶店肆開業一年就拿下五顆皇冠,其收入甚至超越許多一線明星;“國民老公”前女友的淘寶店單月成交87萬單,按照估算,整年可淨賺1.5億元;2014年5月成為淘寶東家的網紅董某,每月收入可以到達六位數……網紅的一次淘寶上新,數千件商品幾秒鍾即可售罄,成交額可破萬元!可見,一套商業邏輯正在將網紅經濟打造成完整的互聯網產業鏈,最終實現巨大利潤。

在這樣的商業邏輯下,網紅既幫助商品實現了品牌溢價,還成了商品的銷售渠道。網紅成為品牌的宣傳人、代理商和銷售員。他們的商業價值遠遠不止於美貌。資本市場看好網紅的經濟價值和變現能力,建立網紅經紀公司的初衷是因為網紅能帶動品牌。相比傳統的廣告渠道,網紅確實是一個成本可控的媒介渠道,也許未來還會帶來比品牌更大的收益,經濟生產力不可估量。

網紅經濟的商業價值正在被逐漸挖掘,平民化、廉價、精準營銷等特點是“精灌”營銷;而粉絲經濟卻沒有精準的產品導向性,相對於網紅經濟來說是“漫灌”營銷。網紅經濟的廣告或流量費相對便宜並更為平民化,人人都有成為網紅的可能,例如:善於自我營銷的美女或長期活躍於某個領域的達人。

某知名互聯網網站的標語曾說道,“在微博時代,每個人的生活都深深的被知識浪潮所影響,而互聯網則是永不過時的課堂。”在瘋狂迭代的互聯網世界裏,新的媒體平台、新的爆點、新的增值方式正在不停刷新人們的認知高度。

網紅產業鏈包含了什麼?

(1)社交平台。

在整個產業鏈中,小社交平台由於其在某領域的專業性,往往會有部分在該領域有特殊才能的網友,在回帖互動的過程中逐漸受到其他興趣相同網友的關注。隨著關注人數的增多,該具有特長的網友逐漸成為小型網紅。

然而,各個具有專業性或功能性的社交網站的日常流量相對有限,為了持續提高自身知名度,小型網紅會持續向流量較大的綜合性社交平台聚集,並在綜合性社交平台上以網紅身份長期活躍。

(2)網紅經紀公司。

其運作模式基本是尋找簽約現有的合適網紅並組織專業團隊維護網紅的社交賬號。網紅經紀公司需要定期更新吸引粉絲注意的內容,以及保持與粉絲的互動來維持黏性,從而引導粉絲點擊相關的店鋪鏈接或者關注網紅推廣的產品。

(3)供應鏈生產商或平台。

網紅對時尚性和獨特性的要求,促使其尋找能夠靈活應對下遊消費者需求,並能做到隨時生產、隨時發貨的供應商。因此,網紅經紀公司自身或者其對接供應鏈的服務平台,需要通過大數據分析供應鏈人脈,為網紅對接到在具備了一定規模後依舊能夠保持快速反應和高品質的供應商。由於這對供應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部分品牌上市公司也想借助自己已有的成熟供應鏈體係參與到這個環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