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開拓自有品牌,增加變現能力

網紅真正走紅是在2015年“雙十一”“雙十二”等促銷活動中。他們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形成龐大的粉絲效應,通過淘寶平台導入流量並迅速變現。優他國際時尚品牌投資公司總裁楊大筠表示:互聯網大潮下,依靠規模化經營的傳統服裝品牌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街頭潮牌,注重流行化、個性化的品牌,甚至是注重獨特設計的小眾品牌將受到年輕消費者的追捧。

淘寶服飾行業市場運營總監唐宋表示:淘寶、天貓到微博、微信等平台正在加速粉絲經濟去中心化的趨勢,如今“90後”已成為消費主力,網紅經濟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優勢。從供應端看,常規服裝電商的運營一般經過選款、上新、銷售、獲得流量,最後對尾款進行處理的過程,網紅模式則是通過出樣衣拍照、粉絲互動反饋、打板投產以及上架銷售的流程,服裝上新周期短且效率高。

但是,銷量不是雙方目標的全部,另一種改變正在悄然發生。日版、韓版、歐版……都是淘寶上購買服飾類商品最常見的關鍵詞,這源於過去商家為迎合消費者對時尚的需求而模仿國外的服飾設計元素。然而,越來越多的網絡紅人推出自己的時尚設計,多位網絡紅人希望做出屬於中國人的潮牌。淘寶造就了網紅經濟,網紅經濟也將為淘寶帶來一個新的通道與空間——淘寶將成為中國本土快時尚的發祥地與聚流平台。中國首家本土服飾快時尚品牌或將在淘寶誕生。

傳統企業在網紅經濟下應該逐步轉型

“當前此類企業數量較少,但未來個人設計師品牌會占據相當大的比例。”賴陽表示。發展電商、App、O2O等形式並非傳統服企的救命稻草,外在變革不能從根本上挽救傳統企業走向衰落的命運。企業要生存首先應考慮如何贏得消費者喜好、提高企業對消費者的價值。服裝行業的變革已然到來,隻有考慮從個性設計、品牌價值、渠道運營等多方麵的內在變革,才能讓傳統服企更具生命力。

網紅即品牌,每一個創業者都應該成為網紅

“網紅是不經任何權威授權的權威,是市場自發的、民眾擁戴的品牌。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因為整個創業大家隻在做一件事,就是創建品牌。無論是名演員、名導、名企、名人,他們都是一個品牌。大家知道企業的核心價值就是品牌。”徐小平說道。

網紅即品牌,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品牌的“虛擬人格”在向“真實人格”轉變。以前的商品品牌是虛擬人格,現在是真實人格,這兩個的轉化效率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可以從效率、視頻媒介轉變和電商轉化的角度看待網紅。

網紅是一個真實的人格魅力體,我們把它叫做人格經濟。一個人最多可以認識幾百個品牌,卻可以記憶一萬個人。所以我們會讓每一個人格對應一個品類。網紅就是他們的品牌代表,又那麼容易讓人記住。

品牌是一個很蹩腳的虛擬人格。肯德基是一個品牌,但它要通過很長的時間讓更多人相信它。社會太缺乏人格,人格也是大部分中國的品牌所缺乏的。一個品牌具備了人格之後,商業價值可能就是之前的50倍、100倍。從這個角度看,投資網紅非常有價值。

例1:俞敏洪作為新東方的聯合創始人,創業之初,首先做的是拎著糨糊桶在海澱大街小巷的電線杆上刷他的廣告,“在大街小巷布下了網絡,海澱的電線杆是俞敏洪的互聯網”。後來,俞敏洪的營銷行為、品牌活動是演講。垃圾桶也是俞敏洪的互聯網,是俞敏洪的手機端。

例2:陳歐創立聚美優品的時候還沒有微信,所以他參加了很多電視台的節目,比如《非你莫屬》;也在地鐵上做了很多廣告;後來在微博上做了代言體、陳歐體。他是這個時代的網紅,雖然已經借助了互聯網,但是依然有傳統的方式。

投資一個網紅並努力變現,不僅是打造一個品牌、一個娛樂現象,而是要打造一個真正能夠長期伴隨我們的消費升級和商業發展的偉大的品牌。

網紅時代的顛覆性變化:三五年前要創業,創業者必須先有商業、現金流,後才有品牌。而網紅時代是先有品牌、先占領人心、先確立魅力人格體、先讓人們追捧你,然後再提供用戶和消費者需要的產品、豐富他們的生活、增加他們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