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咱們嘮嘮
卷首語
一次,有來自阿根廷的同行問,你覺得雜誌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人性,Humanity”。我說。
對麵阿根廷人眨眨眼,似懂非懂地點頭。讓一個外國人去理解一本中國雜誌的核心價值不是件容易事,何況這個詞對他們是常識,於我們則是用戰鬥換來的果實。
雜誌的人性,首先是對財富和欲望的尊重—既不諂媚,也不刻薄。無論車、表、珠寶,還是美酒佳肴,對美好物質的需求和創造,是本能,是榮耀,《名彙》將與讀者共享這個錦繡世界。《名彙》的物質是有溫度的,我們會努力賦予物質以人的意義,它與他同坐同行,它並不高高在上,他也不會狐假虎威。
同時,我們也非常清楚,真正的奢侈品永遠不是車、表、華服或者珍玩,更不是那些不斷被販賣的成功光環,一本雜誌和一個人一樣,最奢侈的消費應該是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我們會傾聽一個40多歲人前幹淨利落咄咄逼人的意見領袖的軟弱,跟一個周遊了大半個地球的遊艇商人聊聊他最愛的武夷大紅袍,上了福布斯排行榜的中年男子憋了一肚子話,也許隻是想找人嘮嘮。鄧超苦過。麵試失敗,他一個人拿著酒瓶坐在馬路牙子上抹眼淚,怕被出租屋裏的朋友看到。葉放想歸隱過。最後他買下了5幢聯體別墅,把院牆打通,弄出個現代私家園林。
“有時人生遇到的境遇,就像北京的堵車一樣,你是拍著方向盤罵街,還是放首好聽的歌輕鬆一會兒,不同的表達方式帶來不同的心情,要學會替自己化解。”這是鄧超在說。
“在萬丈紅塵中,以出世的態度一個猛子紮入世俗生活中,好好地呆著。”這是葉放在說。
這個紛繁的時代,人們應該對人性有無比的尊重,我們希望通過報道,發掘其中人性的糾結或美好,但不要做褒貶,因為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世界本身,信息變得越來越豐富的時候,媒體卻越來越廉價。在這樣一個環境裏,一本雜誌存在的意義,在於一個強有力的思想,並堅持下去。否則必然會被埋沒。當然,這並不容易,但“沒有哪件事情是容易的,隻要你想把它做好。”在行善創始人郭鵬看來,找到一件能豁得出去的事情來做,值得慶幸。“《鋼鐵俠》告訴人們,創業九死一生。可能會有驚喜,可能會突然死掉,但沒關係,我能知道我在影響世界,而且是精神層麵和生活層麵同時影響。”這也是《名彙》要做的事情,我們影響的是一個男人的世界,精神層麵和生活層麵同時影響。看得到希望,卻看不清未來。一件事的最大魅力不過如此。行善如此,其他亦如此。
作為改版參與者,這本雜誌傾注了我們大量的熱情:幾個月來從定位到內容設置,從欄目風格到版式,從采訪到編輯,夥伴們在這時間段裏幾乎成了永動機—熱情讓我們看到雜誌的美好。我想對每一個讀者說:我們都在,熱情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