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小夥子非常主動熱情地接待了我,讓我繳納15元工本費後,立即辦理了一張新卡。10:10,走出省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大門,正好一輛越野車停在省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大門前,司機搖下玻璃窗,詢問一位路人,到省政府怎麼走。這位30來歲的男子猶猶豫豫,順手向東湖方向指著說,一直往前走。這位司機還算精明,沒有全信他的話。看到我從大樓走出來,估計我熟悉,司機趕快下車,向我打聽,去省政府怎麼走?我笑了笑說,你將車子調轉頭,走過兩個紅綠燈路口,再往前走大約50米,看到右邊寫有“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的大門,那就是省政府。司機高興地說,謝謝你!然後將車調頭,向省政府方向奔去。我望著剛才那個往省政府相反方向指揮的男子,感慨不已。我們現實生活中、工作中,有少數這類不懂裝懂、甚至瞎指揮的人,誤人誤事。10:15,走進省委大院,遇到一位半年沒見的老鄉。10:18,回到單位辦公室,一身大汗。我迅速將辦好飯卡的事告訴妻子,讓她放心。妻子知悉後,非常高興。10:22,收到妻子短信:“媽已經安然入睡了。2號床小男孩因為想回家,小聲哭鬧了一會兒,現在好了,正在玩手機遊戲。3號床小男孩左側睡著,因引流管在左,他不時地說傷口很痛,他換成右側睡時,玩手機遊戲特別開心,突然大聲說:‘媽,我打了個屁。’他媽說:‘我怎麼沒聽見?’他媽迅速扯開被單,將鼻子伸到兒子肛門處聞了聞,說:‘我聞到了,是好事,等會兒向醫生報告這個好消息!’我感歎:人為什麼要等到住院手術了,才知道注意飲食和休息,才重視吃喝拉撒睡,連手術後打了第一個屁,就是最好的消息!人啊,不生病,或者少生病,開心活,節製活,健康活,活到自然老死,才是幸福!”18:30,我快步走進醫院,迅速乘坐電梯,來到母親所在的病房。此時,病房多了一個小男孩,是3號床的表哥,三個小男孩一起高興地玩著2號床的托馬斯越野玩具小車。18:55,離開母親,到一樓查詢,母親住院的費用為51721.82元。19:10,我回到辦公室,繼續寫白天沒有時間寫的文字。21:20,回到家,洗澡,換衣服。21:40,我從家中出發,趕往醫院。22:05,來到母親身邊。22:15,來到13樓護士台,護士正在整理患者名單及總費用。
我看見母親總費用為51729.50元,欠費35.01元。我主動與護士聊天,聽她們聊自己的工作,家庭,愛情,婚姻,獎金……22:40,我再次來到醫護台取藥,看到桌麵上有一個血壓計。我請護士給我量一下血壓。我的高壓116,低壓78,心率77.護士說,你的數據都很正常嘛。我向護士借用血壓計,回到母親身邊,給母親量血壓。母親高壓128,低壓76,心率67.護士說,你母親的數據也很正常。22:50,母親已經入睡了。房間所有人都熟睡了。我打開折疊床,躺在母親身邊歇息。23:00,我打開收音機,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財經閱讀》節目開始了,今晚由劉靜主持。劉靜朗誦《莫質疑“常回家看看”的法製善意》:7月1日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開始實施。其中,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家庭成員的“常回家看看”,原本屬於關心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道德問題,隨著新法的修訂,如今變成了必須遵循的法律規定……對照現實語境,“常回家看看”的入法施行,既是廣大老年人的期望所在,更應成為所有社會成員“修身”“立人”的重要一環。“常回家看看”入法是一麵鏡子,“照”出人世間的孝心不盡相同……劉靜朗誦著一篇《為一杯咖啡謝絕5000萬》的文章:2006年3月的一天,斯坦福大學學生凱文塞斯特洛姆像往常一樣來到帕羅奧圖市郊區的咖啡廳打零工,他正在替客人泡製咖啡時,有個帥小夥從身後拍了拍他的肩,說:“我想請你去隔壁酒吧坐坐,順便談點事。”塞斯特洛姆認出對方是社交網站“臉譜”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他笑著拒絕:“我在上班呢。”紮克伯格遞過一張名片:“我急需你這樣的圖片處理高手幫忙。如果你現在就輟學去我那裏,作為回報,我將分給你公司10%的股權!”……據大概估算,當時“臉譜”的10%股權至少價值5000萬美元。為一杯咖啡,謝絕這樣的好機會,周圍人都說塞斯特洛姆太傻。作為網絡高手,塞斯特洛姆從小就表現出超常天賦。為了提升計算機技術,他立誌要考取斯坦福大學。如願以償後,他白天選修編程課,夜晚學習網站開發知識,甚至不惜遠赴意大利攻讀攝影學……到了大四,他獲得了在微軟、穀歌做兼職的機會。可是沒多久,因為不能接觸到實質性的計算機技術,他選擇離開,進入一家很小的社交旅遊指南網站做編程員,最重要的是他不用坐班,在咖啡廳兼職的同時,幫對方開發電子郵件營銷程序即可。在兼職期間,他發現了自己想實現的東西:一種能將攝影技術、地理方位、社交遊戲結合起來的新型網站。後來,在風險投資公司的幫助下,他創辦了公司。當上老板後,塞斯特洛姆仍舊常去咖啡廳,並在那裏遇到了同樣熱衷研究圖片處理軟件的技術開發師克瑞格。兩人一拍即合,苦心鑽研半年後,推出了首款具有圖片分享功能的Instagram軟件,22個月內就吸引了8500萬用戶。紮克伯格擔心該技術被其他網站搶先應用,影響“臉譜”的人氣,於是斥資10億美元收購了Instagram網站,塞斯特洛姆的個人財產一下子變成了4億美元。人們這才明白,當年塞斯特洛姆拒絕紮克伯格,並非舍不得咖啡。塞斯特洛姆說:“我之所以放棄那次機會,是因為自己有更多的想法,有更要緊的事做。”誰會為了一杯咖啡,放棄唾手可得的5000萬美元?塞斯特洛姆會因為他要用喝咖啡的時間,想清楚下一步該怎麼做。不是所有天上掉下的餡餅都值得伸手去接,比餡餅更珍貴的,是眼中的萬裏平川和心底的萬兩黃金。塞斯特洛姆的經曆告訴人們,一個人決定自己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比現在決定做什麼事情更為重要!劉靜朗誦《人生的兩個百分點》這篇文章時,我精心地聆聽著。安踏公司掌門人丁誌忠有這樣一段話,他說51%與49%是父親教給自己的“黃金分割”比例。他很早就告訴我,做每件事情,都要讓別人占5l%的好處,自己隻要留49%就可以。長此以往,可以贏得他人的認同、尊重和信任。姑且稱之為丁誌忠兩個百分點論。表麵上看來,51%與49%的差距隻有兩個百分點,但關鍵的時候,這兩個百分點卻有著天壤之別的結局。這兩個百分點像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可是日積月累,就彙成了涓涓細流,澆灌給細流兩岸的花草,世界就多了一樹芬芳蔥蘢;給他人兩個百分點的好處,好像是一道減法,減少了自己的所得,但從長遠的眼光看,這是一道加法,少了個人所得,但贏得了周圍世界的認同、尊重和信任。而他人對我們的認同、尊重和信任無形中給我們增添了人格魅力。減掉兩個百分點,但增加了讓人生向積極光明的方向不斷邁進、攀登的籌碼。如果說一個百分點就是一個台階,正是因為我們給別人增加了使其走向高處的台階,我們自己也同時墊高了生命的基石,拓寬了人生的寬度,提高了個人的魅力,以兩個百分點的友愛和大度贏得了人生終極追求的百分百。聯係到丁誌忠的兩個百分點論,為人處世,51%是一條直線,49%也是一條直線,看起來49%的直線短,處於劣勢,但正是給出兩個百分點的線段,所得到的別人的認同、尊重和信任反而無形中加長了49%的直線,這是一種做人策略,更是一種成功。倘若我們尚未實現的目標是一塊堅冰,那麼給別人的兩個百分點就是溫度最高的一塊炭火,在關鍵的時候,化冰為水,消融人生的困頓和艱難。從某種意義上講,兩個百分點就是成就人生的百分百。聽完這篇精彩文章,我感慨萬千。當我們讓出兩個百分點的時候,一份大度會贏得更多的支持、信賴和友愛。給出自己的愛,會得到更多的愛。送出自己的快樂,會得到更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