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郡王府的往事(2 / 2)

他的語句支離破碎,我隻能約略聽見他說什麼“母妃”、“父王”、“藥”、“別逼我”、“我做不到”……

把醉成爛泥的慕容凜送回簫園休息,我無法從他含混不清的詞句中直到老王爺的死因。但我一直知道,這位老王爺癡癡傻傻,府中之事盡在老王妃掌握中。

我是男客,自然不好常去拜訪王妃。憑著屈指可數的幾次接觸,這個女人給我的印象除了精明強幹,還是精明強幹。也隻有這樣的女人才能護住年幼時的慕容凜,使他不至於癡傻。

我暗自搖頭,那位更老一輩的老老王妃大概沒想到,她設法留下少桓,竟是給現在的王妃母子留下了好大的隱患。少桓、慕容凜,他們慕容家的人都是玩弄感情的高手!真是有其兄必有其弟。

我在琴清苑閉門看書了幾天,看著郡王府披麻戴孝,操辦喪事。我是客,自是不好多出麵,不過也是去靈堂吊祭一番。奇怪的是,那位老王妃雖是在靈堂守靈,但是神色安詳,全無應有的悲戚。友人前來吊唁,她也隻是應景地幹嚎幾聲,很是沒有真情實感。而慕容凜竟是盡他所能地和老王妃拉開距離,二人在我吊祭的全部時間裏不曾說過一句話。這對母子究竟是怎麼了?

按照這個時代的禮製,郡王靈堂要擺七天才會下葬。郡王剛薨的時候,皇帝已經傳聖旨表示了吊唁,但在薨後的第五天,卻又來了一道聖旨。

“清郡王世子慕容凜、其幕僚尤悠,接旨:”

“臣慕容凜(草民尤悠)領旨。”

“奉天承運

皇帝敕曰:朕惟治國以孝,結友邦以義。夫無孝無以齊家,無義難以平天下。

清郡王慕容珣,其性之義,其行之良,敦厚賢德,四方之綱。奈何良臣難覓,英才天妒,卿之早逝,朕何其痛哉!凜乃其子,樂才昭世,少年俊逸,定不負君恩。

而北國蒙狄,素以親善,姻親之邦,世代交好。今蒙狄王子來使,宮中盛宴款待以示厚恩,凜本應入宮參席國宴。然則乃父新逝,尚在喪中,朕體察卿情,準免於行。

夫幕僚尤悠,翰墨奇香,時行則行,時止則止,處事得體,才華卓絕。特命尤悠今日酉時,代慕容凜入宮出席國宴,以全臣子孝名、友邦親義,不得有誤。

欽哉。 ”

“臣慕容凜(草民尤悠)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接下聖旨,送宦官離開,我心裏百思不得其解。我好好地呆在王府裏,怎麼就能被皇帝知道了?

這聖旨囉囉嗦嗦說了一堆,意思說起來很簡單:慕容凜你老爸掛了,皇帝我很傷心,你很不錯,要好好幹。蒙狄王子來了,按照規定你得去宮宴,念在你還在守孝,就讓你的幕僚尤悠今晚五點代你去吧。

聖旨的話聽著貌似合情合理,但其實很是荒謬。慕容凜的父王薨了,按照禮製,他本來就可以不去,根本不用你皇帝開恩。而那北國蒙狄,什麼時候和我們世代交好了,所謂的姻親,都是我們卑躬屈膝地送公主去和親!至於什麼讓幕僚代為赴宴,更是聞所未聞,匪夷所思。

“悠兒”,慕容凜開口說道,“晚上在宮中萬事小心,兵部侍郎獨孤大人乃我舅父,你若是要求助,隻可找他。”

我心中有無數疑問想找慕容凜求解,但是我想起前些天的事,卻開不了口,隻能木然地點點頭。

“小心那個北狄王子,你可能招惹到他了,晚上務必盡量少出頭。”他邁開步子往靈堂走去,丟下這麼句話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