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戰爭沒有妥協沒有談判
“咻咻……”
“殺殺……”
“殺殺……”
身在安市城鎮守使楊春看到這一幕,他已經完全絕望了。
援軍剛剛出城,山道兩旁就出現密密麻麻的唐軍將士,山上唐騎弓弩手一輪接一輪地連發羽箭,山下的騎士們死命衝擊。
這時以逸待勞,兵力又占優勢,不消一頓飯功夫便將高句麗軍衝作了三截!高句麗軍勢大亂,唐軍氣勢如虹,猶如一把尖刀插入肉中,斬筋劈骨,眼看筋骨一旦崩散,剩下的就將是一團爛肉。
安市城如此,雲城也是如此。
幾乎如同雷同的情景,輪番上演。
楊萬春的眉頭皺起,情況不太對勁。
李世績的安東都護府兵力不及安西,別安西,就連安北都護府也遠遠不及。李世績手中掌握著安東軍共三十四個折衝府,兵力堪堪五萬出頭。即使加上李世績的直屬親衛折衝府,以及安都護府水師部隊,兵力仍舊不滿六萬。
李世績發動安東方麵的進攻,最多每次能抽調的兵力不會超過三萬五千,絕對不能超過四萬人馬。
一百多個軍寨同時接到攻擊,這個情況太不對勁了。
李世績如果能讓一百多個軍寨同時向楊萬春告急,明李世績動用的兵力不會低於十萬人馬。
盡管如此,楊萬春仍然沒有放棄努力。
他用手中的僅有的兵力,進行逐城逐寨的進行抵抗。
當然,這隻是比較文雅的法。事實上,所謂的逐城逐寨的抵抗,也就是既不救援,也不反擊,什麼時候啃下來,算你的。
李世績沒有使用什麼高明的戰術,也沒有采取什麼瞞過海、鐵樹開花之類的計謀,唯一的戰術,就是人海戰術。
不過,李世績與陳應一樣,他擁有著調動安東都護府轄境內各部的權力。
如果李世績隻使用他安東大都護的身份,估計遼東各部不會那麼容易聽從李世績的命令,正所謂上有對策,下有政策,反正總有理由搪塞過去。
這次出兵,李世績並沒有強製性要求各部出動多少青壯,甚至連出兵或不出兵都沒有強製性的要求。
他隻提出了一個讓各部無法拒絕的條件。
一顆人頭五貫錢。
五貫錢在長安可以買到一百多石糧食,也可以買到一頭牛,十隻羊,或者五頭豬。
然而,在遼東的草原上。大唐的五貫錢卻可以買到二十斤鹽,或者五十斤茶葉,再或者十隻鐵鍋。
對於遼東各部而言,這無疑是一筆巨款,無疑可以讓他們這些亡命徒,鋌而走險。
韋部、悉部、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等部落紛紛派出青壯,跟隨唐軍一起戰鬥。甚至連遠在安北都護府境內的薛延陀、鐵勒都派出了少量的青壯。
草原各部共同在冰雪地裏,參與這場盛宴。
雖然,在陳應這個異世蝴蝶的作用下,這個時空,大唐百姓,特別是遼東、甘涼等偏遠地帶的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大規模提高。火坑、火牆、火爐的大規模應用下,身居塞外的百姓,在麵對寒冬的時候,日子好過多了。、
至少不會遇到嚴寒,依靠自身在抖動取暖抗寒,無論門外多麼寒冷,可是屋內都會暖洋洋的。在屋子裏圍著火爐,吃著火鍋,絕對無比愜意。
但是,生活在東北的韋部、悉部、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等部落的日子就難過了。他們躺在各自的帳篷裏,像寒號鳥一樣苦熬。以往東突厥強大的時候,他們還可以跟著突厥軍隊南下劫掠,劫掠到過冬的糧草與金銀財寶,可是隨著東突厥的覆滅,西突厥的遠遁,他們就成了沒有主人的狗。
他們寧願餓死、凍死,也不敢引兵南下,去劫掠大唐。
因為所有人都會明白,劫掠大唐容易,但是後果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