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羽絨服的禦寒效果,李秀寧非常滿意。她愉快的在雪地裏舞起了劍。
馬三寶在一旁道:“無論是縱馬奔弛,還是挽弓射箭,都不受影響!要是在冬再打起仗,穿著羽絨服也沒啥影響!”
李秀寧道:“三寶,你倒是提醒了本宮!”
“什麼?”馬三寶愕然。
李秀寧道:“沒有想到啊,北方胡禍禍亂中原千年的問題,居然被陳將軍無意給解決了。”
“呃……”
馬三寶剛剛開始的時候,倒沒有想這麼遠。經過李秀寧提醒,他也明白了過來。
自秦末開始,匈奴族就不時的侵略中原,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匈奴慢慢成了華夏一族的心腹大患。雖然漢武帝時,以傾國之力兩征漠北,幾乎把匈奴族打得快要亡族滅種了,然而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後來漢宣帝把匈奴打得分裂南北兩部,隨著南匈奴投降,在五胡亂華期間,冉閔率領中原漢人反抗胡人暴政,將匈奴族和羯族滅亡之後,鮮卑族卻在北方草原上再次崛起。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北周等政權,統治著北方三百多年。隨著鮮卑族自相殘殺,漸漸沿落之後,接著突厥族又開始興起。
當然,李秀寧還不知道,在突厥被大唐滅亡之後,在草原上會接著有契丹、女真、蒙古等部族先後崛起。
這個問題,千百年來不是沒有人看不到。然而就算看到了也無法解決,隻是北方邊塞實在苦寒,隻要越過長城,越往北越是寒冷,縱然在中原王朝強盛的時侯,可以在軍事上壓倒諸胡,也可以打得他們遠遁千裏,可是卻因為惡劣的氣,漢人沒有辦法在漠北生存紮下根。
如果漢人可以在漠北紮根,依靠著漠北為數不多的水源地,開墾土地,形成聚集居,慢慢會同化當地的胡族,形成華夏一家親。
主要還是氣實在太惡劣了,漢人沒有辦法抵禦這裏冷下三十年的嚴寒。
然而,陳應弄出來的這個羽絨服,雖然隻有不足兩斤重的羽絨,卻可以完美的解決禦寒問題。這樣以來,隻要將羽絨服全部推廣開來,就可以讓漢人百姓,紮根漠北,適合當地的惡劣氣候。
想到這裏,李秀寧不敢大意。
“三寶,馬上配車,本宮要進宮!”
……
陳應還不知道李秀寧已經拿著他搗鼓出來的羽絨服和羽絨被進宮了,而且李秀寧將這個陳應“發明”出來的東西,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
事實上陳應的羽絨服,並不能算羽絨服,因為沒有膨化,所以並沒有後世的那種美觀,不過禦寒效果卻非常不錯。
陳應本著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的原則,幾乎以白送的價格,將整個長安城的鴨子毛和鵝毛一掃而光。
陳應搜刮滿長安城,共得各種羽絨共六千餘斤,雖然數量聽上去不少,可是由於沒有辦法膨化,要做成羽絨被和羽絨服,也做不了多少件。
此時,陳應府府邸上儼然成了一個繁忙的工廠。陳應臨時從街道以每十文錢的工錢招募了三四十名幫閑,這些幫閑忙著著從事將羽絨清洗工作。原本廚房裏的四口大鍋早已不夠用了,陳應不得不臨時在院子裏壘了十二口四尺直徑的大砸,用來不停的為羽絨高溫蒸煮。同樣的,烘幹房裏的火也是日夜不息。
府中的下人和三四十名幫閑也都忙得腳不沾地。當然,為了刺激這些人的積極性,陳應除了給他們開工錢之外,又給他們加餐,不僅米飯可勁吃,而且每人每頓飯都可以吃到一塊莫約半斤重的大肥肉。
“郎君,咱們不能這樣下去了!”蘭兒對於陳應的慷慨大方非常不滿,撅起嘴不悅道:“咱們一要吃二百多斤糧,還有三十多斤肉,就是有一座金山銀山,遲早也會被郎君敗光!”
“不妨事!”陳應不以為然的笑道:“等咱們這批羽絨服加工好,咱們就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