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活埋(1 / 2)

“我的主人,這個大禮可不是那麼好接的!”阿史那思摩神色的凝重的道:“在……我……在突厥,最好還是對外明,咄吉世的死與主人無關?”

阿史那習慣我們突厥,可是想想現在的身份,趕緊改口了。讓陳應頗為意外的是阿史那思摩居然會漢語,盡管腔調有些怪異,至少可以聽得明白。

“怎麼就無關了?你有什麼依據?”魏文忠突然出聲,語氣中帶著濃濃的不滿。

突厥人把始畢可汗的死按到了陳應頭上,魏文忠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不妥。役斃一國之君,這是多大的功勞,先不爵位和官職,就是十二轉勳官,至少可以讓陳應提五級。大唐勳官有十二轉,也就是十二級,涇陽之戰陳應拿到了三轉,平定旁企地之亂,他同樣拿到了三轉。現在陳應是六轉勳官上騎都尉。

別看陳應是六等勳官,事實上在大唐六等勳官還真不值錢。這個勳官就相當於後世解放軍軍中的軍功等級。解放軍把軍功等級定為特、一、二、三共等。如果換算下來,陳應此時拿到的軍功等級,僅僅相當兩次三等功。

在大唐勳官中上騎都尉之上,還有輕車都尉(某人在書評區留言,輕車都尉是清朝的官爵。老程就此多一句)、上輕車都尉、護軍、上護軍、柱國、上柱國。在陳應這個勳官的級別,還比較容易,頒發的也比較多。可是越上越難拿到手。

如果把始畢可汗咄吉世的役斃之功拿到手裏,那麼陳應至少可以再升三轉。至少可以到達護軍級別。這樣以來,陳應就會享受從三品官員的政治待遇。聽到阿史那思摩居然要讓陳應拒絕這個從而降的功勞。不僅魏文忠語氣不善,就連何月京、高允權、杜善果等也都目光不善。

阿史那思摩卻不懼魏文忠帶著濃濃威脅的目光,鄭重的向陳應道:“主人,您或許不太清楚,在突厥每一任可汗身邊都有三萬餘侍衛之士!而在這三萬附離軍之中,還有一隻規模不大的軍隊叫伏突。他們每個人有弓矢鳴鏑,身披精鋼甲胄,使用镔鐵刀劍。旗纛之上,繡著施金狼頭。人人都是萬中無一的高手……”

“那也如何?”連番大勝突厥,也讓陳應心中升起一股傲氣。陳應不以為然的笑道:“能殺本總管的人還沒有生出來呢!”

看著陳應與眾將領都不以為然,阿史那思摩也不再勸。作為新降之人,他想要獲得陳應的信任,恐怕還為時尚早。

其實陳應的曆史不熟,如果他知道這個阿史那思摩在貞觀朝時期,不僅做到了右武衛大將軍,還在平定薛延陀部立下大功,隨太宗東征高句麗,隻是表現沒有薛仁貴搶眼而已。不過因阿史那思摩為太宗皇帝擋下致命一箭,死後被追封為兵部尚書、懷化郡王。唐初如李靖、李績、尉遲敬德、秦叔寶等戰功,而僅封公。其膺王爵,惟外蕃君長內附如突利封北平郡王、思摩封懷化郡王,及群雄中有來降者如高開道封北平郡王,羅藝封燕郡王而已。

如果陳應知道阿史那思摩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陳應也會慎重的考慮他的意見,隻是非常可惜,陳應並不知道阿史那思摩的厲害之處。否則陳應也不會九死一生。

因為陳應對阿史那思摩的提醒並沒有在意,這才給他將來埋下了隱患。

……

自陳應大敗突厥之後,各地零散的潰兵看到或聽野豬嶺那座用一萬多顆突厥人首級堆起來的京觀,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放棄抵抗。

盡管靈州邊疆暫時沒有戰事,陳應卻非常忙碌。由於氣寒冷,以靈州城為例,每就需要消耗上千石木柴,燒掉這些木柴容易,可是要想長出來就非常困難。雖然在全城大修火炕和火牆,解決了百姓和軍隊的取暖安全問題,然而大量燃料,卻讓陳應異常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