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王薄降唐(1 / 2)

渭水是黃河最大的支流,同時,渭河流流域也是人文初祖軒轅皇帝和神農炎帝的發源地。渡過渭水北上,也就意味著陳應徹底離開了長安的範圍。

人們向往長安的繁華、熱鬧,然而陳應卻非常不喜歡長安這座城市,他感覺自己隻要進了長安,就像鳥兒入籠。離開長安城的刹那,陳應感覺渾身上下都不出的愜意。

當馬車軲轆滾滾行走在渭水的便橋上時,陳應的大腦浮想聯翩,正是這座便橋八年之後,李世民在便橋之上設疑兵之計,與突厥頡利可汗殺白馬結盟,當然這個代價也是相當巨大的,李世民將長安府庫所有財帛全部送給了頡利可汗。

陳應滿是惡意的想著,隻要有自己在靈州一日,突厥休想南下一步,恐怕也沒有未來的渭水之盟了。當然若是給自己七八年時間的經營,靈州就算不是鐵壁一塊,至少也是突厥難以涵洞的。

就在陳應浮想聯翩的時候,馬車突然一頓。

陳應掀起馬車的車簾,抬頭衝趙純陽道:“怎麼回事!”

事實上不用趙純陽回答了,陳應自己就已經看到了,官道旁邊出現一大隊彪悍的扈從騎兵,而為首的一人,居然是陳應的熟人——薛萬徹。

陳應與薛萬徹在涇陽並肩作戰之役,是戰友也不為過。

雖然李建成並沒有出現,可是看到薛萬徹出現,陳應哪裏還不知道李建成就在附近?

然而薛萬徹好像在有意顯擺自己的騎術,策馬衝向陳應的馬車。趙純陽並沒有認識薛萬徹,還以為薛萬徹心存歹意。當既大手一揮,定遠軍越騎騎則排成槍騎兵衝擊隊形。

薛萬徹看著那些端著鉤鐮槍,排成一堵長槍騎兵牆的騎兵,直感覺頭皮發麻。距離陳應的馬車還數百步遠的位置,薛萬徹緊急調轉馬頭,眾扈從騎兵緊隨其後。

“將軍……”

陳應搖搖頭道:“不用擔心,是東宮薛將軍!”

陳應趕緊跳下馬車,從騎兵將士手中要過一匹駿馬,翻身上馬,朝著樹林飛奔而去。

果然沒過多久,遼闊的樹林中有一片大空地,支出一個龐大的帷幕,一身戎裝的李建成看到看著陳應到來,原本冰冷的臉色,出現溫悅:“本宮未能給陳將軍踐行,深感遺憾……”

李建成伸手指帷幕之內,十數隻大不等的矮桌,矮桌上擺著牛羊肉食和若幹酒水。

“陳應何德何能!”陳應突然發現薛萬徹麾下的扈從騎兵身上都背著行軍幹糧袋,箭壺也是戰備狀態雙箭壺,五十隻箭矢,還有羊頭破甲箭(既三棱箭)十隻,水囊、還有陳應發明的單兵睡袋。還有箭囊、水壺、行軍背囊,似乎不像是外出遊玩的樣子。

陳應試著問道:“太子這是要去往何處?”

李建成悠悠的歎了口氣道:“劉武周分兵猛攻汾州和晉州,三胡向父皇告急,連血書都寫了,父皇……哎,作為兄長,本宮也不能不管!”

李淵不是不想管晉州,而是隋北海通守鄭虔符和文登縣令方惠整降唐。鄭虔符和方惠整不算什麼,關鍵是王薄要降唐了。

王薄此時和李密並不一樣,王薄控製著東海(今江蘇連雲港)、齊郡(今山東濟南市)、東平(今山東鄆城)、任城(今山東濟寧市)、平陸(今山東汶上附近)、壽張(今山東梁山北)、須昌(今山東東平縣西北)等地,王薄擁有十數萬人馬。李淵為了保持對王薄的威懾,特意將大唐精兵強將,駐紮在長安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