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火車帶來的靈感(1 / 2)

【800♂÷→網】,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造紙,注定隻是陳應一廂情願的想法。不做不知道,一做嚇一跳。陳應連續問了上百工匠,他們別造紙,就連聽都沒有聽過。以陳應道聽途得到的一點製造流程,知道猴年馬月才能造出紙來?

除非陳應可以從宣紙的工坊裏挖來大量的熟手工匠,不過這個想法隻是想想而已。在這個時代不比後世,因為現在可以買買人口,像蔭戶和佃戶都是世代相承,這些核心人員,根本挖不動,就算撬牆角,代價也不會。

更何況,陳應也沒有這個時間。、

將自己異想開的念頭拋出腦外,陳應就到工地上巡視一翻。

陳應原本以為,挖一條長度近七十裏的溝渠非常容易,可是五百餘人上下齊動,大家夥幹得也對得起他給的錢糧,可是進度嘛,除了剛剛開始幾,挖出了五百餘步長的一道壕溝,可是最近幾,進度越來越慢。

讓陳應有所不喜,他還以為這些民夫消極怠工,可是來到挖渠的現場一看,頓時感覺糊塗了。這些民夫工匠根本不用督促,挖土的揮汗如雨,拉土的同樣揮汗如雨,可是始終快不起來。想了半,始終沒有想明白。

當陳應靜下心來計算一番,這才發現自己做事還是太過眼高手底了。由於這條溝渠不是單純的方便灌溉,還要承擔運輸,所以寬度設計是十二丈六尺(約961米)深兩丈,底部寬六丈六尺(約等於1551米),整個溝渠的麵積就是一百零六平方米,每向前挖一米,就需要挖出一百零六立方米,整個工程下來需要挖出三百七十一萬立方米。

在後世,這樣的工程隻是兒科,各種機械齊上陣,最多一個多月就可以完成了。可是在這個時代,這樣的工程量簡直讓人絕望。

哪怕用了五百人挖土,可是每人也要挖出七千四平多立方米,哪怕每每人不停的挖土,十個立方的工程量已經頂了。可是運輸工作,更加讓人絕望,在這個時候,主要的運輸方式是鹿車,其實穿了就是木製獨輪車,一車了不起兩三百斤……

不是這些民夫工匠不盡力,而是工程量實在是太多,超出了他們的極限。一百輛鹿車不停的運輸,在六個時辰裏跑出了一百多個來回(此時挖土到卸土的地方極近),按照每車三百斤計算,一僅僅可以運輸三百萬斤泥土。泥土的密度是一點二,三百多萬斤聽上去不少,事實上也就一千多個立方。也就是,僅僅隻是溝渠向前掘進十二米的出土量。

發現這個問題,陳應當既找來葛通,直言不諱的告訴葛通:“這些民夫進度太慢,按照目前的速度,恐怕十年也不能把這條溝渠挖好。現在製約挖渠速度的就是運輸泥土的速度,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這……”葛通反而被陳應問住了,他撓撓頭,不解的道:“不都是這樣拉土嗎?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陳應心中暗暗唏噓不已,真是懷念後世,重型載重汽車一車可以拉三五十立方,像如此近的距離,每十輛自卸式汽車,輕輕鬆鬆完成數萬立的運輸工作。陸路運輸最牛的還是火車,以運輸煤炭的標準車廂計算,每節車廂裝載四十噸,一列敞篷火車可以拉四十列,就是一萬六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