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殺人利器(1 / 2)

陳應得意洋洋的向李建成解釋道:“此刀用高錳鋼鑄造而成,臣敢向太子殿下拍胸脯保證,在這個世界上,能絕對找不到比它更鋒利的刀,就是傳中的神兵利器,幹將莫邪在它麵前,就是渣渣……”

陳應倒沒有吹牛,高錳鋼屬於抗衝壓耐磨型合金鋼,主要應用於采石、采礦、挖掘、煤炭工業、鑄造和鋼鐵行業等。當然,稱其為削鐵如泥絕對不會有誇張的成分,因為高錳鋼本身就是切割鋼鐵的最佳刀具。首先高錳鋼的硬度很高,可以達到五百到五百五十布氏硬度,如果換算成洛氏硬度,則為五十至五十五洛氏硬度之間,高錳鋼抗拉力極強,可以達到一千七百至一千九百pa。

李建成目瞪口呆的望著眼前的五十名陌刀手手中的陌刀,陌刀的刀背很厚,像一塊沉甸甸的鋼板,刀刃卻比紙還薄,唯一不同的則是,整個刀身喲嘿,哪怕在陽光下,依舊不反光,但是刀刃如雪,泛著寒光,緩緩流轉,冰冷刺骨的寒光。五十名陌刀手,整齊的收起陌刀,刀鋒揚起,再次作出辟擊之狀,一股森冷嗜血的磅礴氣勢陡然而出,令人不寒而栗。

李秀寧忍不住讚歎道:“好刀,好刀!”

李建成深深的吸了一口冷氣,聲音微微顫抖著:“真是好刀,大環刀,環首刀、橫刀……”李建成想腦袋中可以叫得出名字的刀來與陌刀相比,不得不承認,真的沒有任何一種刀可以與陌刀相提並論。

陳應甚是得意,陌刀雖然不是他的原創,然而根據曆史記載,唐朝的陌刀流行唐高宗(李治)調露(公元六七九年至公元六八零年)前後至開元十年之間。開始時使用陌刀是為了對抗突厥騎兵,後來在諸軍流行則是對付以騎兵稱雄的唐之“四夷”。盛唐時完善的節度使製度使得軍隊的裝備,訓練走向向正規化,陌刀也因此成為唐步兵的主戰兵器之一,成為常規裝備,節度使製度的設立使得諸鎮招兵買馬,建立了中大的騎兵,騎兵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又使得克製騎兵的兵器-陌刀一直流行到晚唐。

陳應讓陌刀提前六十年出現,當然,曆史上的唐朝陌刀是采取高碳鋼鑄造而成,而陳應將陌刀的材料使用了高錳鋼,與高碳鋼相比,高錳鋼的優勢顯而易見的,論起抗衝擊力,高錳鋼是高炭鋼的三倍以上,也就是,除非使用三倍以上的衝擊力,否則陌刀根本不會折斷。

陳應則繼續向李建成顯擺著:“陌刀乃刀中霸王,它傳承著前漢的雄烈豪放,將會在戰場上創造無與倫比的輝煌,身披重甲,如牆推進,一刀之下,人馬俱碎……手握陌刀的大唐重裝步兵,將會成為突厥、吐蕃、吐穀渾,契丹、薛延陀等部落的噩夢。”

李建成內心裏非常激動,李世擁有大唐唯一的一支玄甲鐵騎,這是傾大唐舉國之力組建的一支重裝騎兵,這支騎兵沿襲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慕容燕國建立的具裝甲騎,根據《宋史·儀衛誌》:“甲騎,人鎧也;具裝,馬鎧也。”南北朝時期的具裝由六個部分組成,分別是麵簾、雞頸、當胸、馬身甲、搭後、寄生。麵簾是一塊狹長的金屬製的護麵,上麵開有眼孔,主要保護馬匹麵部;

雞頸其實是一副馬頸部的護甲,由甲片綴成,前麵有搭扣可以扣上。當胸,馬身甲;搭後,就是馬匹中後的大片護甲;而寄生比較有特點,是一個放在馬尾部的向上翹的掃帚一樣的東西(應該是保護騎兵後背的)。此外,大唐唯一一支改裝了高橋馬鞍與雙邊馬鐙的部隊,就是大唐的玄甲鐵騎,玄甲騎兵武士鎧甲由兩麵鎧改為明光鎧,騎兵的格鬥兵器也由戟改為長刃的馬矛——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