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先禮後兵(1 / 2)

一秒記住【800♂÷→網】,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太子殿下,臣下卻有一個主意,或可解決這難題!”陳應突然出聲道。

“哦?”李建成和李秀寧均想知道陳應有什麼主意。作為領兵的將領出身,李秀寧甚至比李建成更迫切想要高錳鋼甲胄和兵刃,李秀寧也深知,自古以來,神兵利器很難普及,果然如陳應所,陌刀之利,隻能鑄造出六十柄,明光鎧甲六十具。

區區六十套甲胄和六十柄陌刀,根本就沒有辦法建成一支陌刀軍,不過卻不代表這些神兵利器沒有,當年董卓得到呂布效忠,代價僅僅是一匹赤兔馬。千裏馬雖然不常有,然而高錳鋼甲胄和陌刀,更是稀世罕見的寶貝。哪怕李淵是皇帝,李建成和李秀寧也想得到一些。

陳應笑道:“臣下鬥膽,想向太子推薦一個人,若此人出馬,定能迎刃而解。”

李建成大喜道:“真有如此人物?是何許人也?”

“東宮司府令裴矩!”陳應舉薦裴矩,自然是看重了裴矩的能力,裴矩出身於河東裴氏西眷房,早年曆仕北齊、北周、隋朝,曾參加隋滅陳之戰,並率三千敝卒定嶺南,安撫突厥啟民可汗,曆任民部侍郎、內史侍郎、尚書左丞、吏部侍郎等職,封聞喜縣公。大業年間,裴矩仍受重用,與蘇威、宇文述、裴蘊、虞世基等人一同掌握朝政。他為隋煬帝經營西域,打擊吐穀渾,並用計分裂突厥。江都之變後,裴矩又先後效力於宇文化及、竇建德,始終受到尊重。

其實,李建成將裴矩成為東宮三卿之一的司府令,完全是大才用,裴矩在靈州,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裴矩一生起起伏伏,上馬可為將,下馬可以撫慰地方,是一個出將入相的傑出人才,光打理一個東宮太子府,實在是太大材用了,簡直就是浪費人才。

李建成原本以為陳應會舉薦自己的親信,許敬宗或者馬周,目前在陳應門下,這兩個人的地位最高,可是李建成怎麼也沒有想到陳應舉薦他的人。這讓李建成原本心中對陳應的最後一絲芥蒂也消失了。

李建成露出奇怪的表情,望著陳應:“怎麼非要……非要裴司令?”

陳應解釋道:“李道宗可以新任靈州總管,初任時就關停靈州將作監,然而臣下當初與楊則有約,將作監規靈州總管府與刺史府共同管轄,靈州刺史府負責供應將作監所有工匠俸糧開支和資源、民力調用。可是楊則在李道宗關停將作監這件事情上,卻沒有與李道宗爭執,若是楊則當初以刺史府內府,回絕李道宗,李道宗最多是不采購靈州將作監的武器和裝備,卻無法幹涉將作監的去留……”

李建成這個時候,明白了陳應的用意。裴矩的資格老,甚至比裴寂老得多,名聲也遠比裴寂大,事實上裴寂隻不過是與李淵私交好,無論內政還是領軍打仗,裴寂都弱裴矩太多了。可是裴矩就是隋朝時期的“班定遠”,哪怕是李建成監國太子巡查禦史的身份,駕臨靈州,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架空李道宗,完成將作監的重建工作。

林傳福擁有技術,還有熟練的工匠,現在魏猛、黃發財等人已經掌握了利用坩堝提煉高錳鋼的技術,隻要掌握住靈州的鐵礦、鹽礦和煤礦,李建成不僅僅可以擁有取之不盡的鋼鐵、鹽或資金,陳應還可以利用太子李建成的這個大旗,把他的商業帝國,建立穩定的根基。

等到七年之後,就算李世民也沒有辦法對陳應強硬,因為陳應到時候,已經掌握住了大唐的國家命脈,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事實上,陳應的打算就是無論是李建成或李世民誰勝誰敗,他都將立於不敗之地。

李建成對於陳應的提意倒沒有反對,正如陳應猜測的那樣,東宮三卿之一的司府令,雖然地位高,權勢也不,然而裴矩還真沒有看到眼裏,李淵的身體沒有問題,而裴矩已經古稀之年,恐怕他還沒有熬到李建成登基,享受東宮的紅利,他人已行之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