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800♂÷→網】,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太原王氏在這個時代,可是一個龐然大物,哪怕是李淵貴為一國之主,依舊無法對其隨意拿捏。至於汾州柴氏,自然更沒有資格與太原王氏對抗。
所以柴氏向陳應認慫,拿出了李秀寧的下堂書。陳應看著下堂書,悠悠歎了口氣。侯莫陳氏果真是日暮四山了,居然沒有太原王氏的名頭好使,這讓陳應心中頗為感慨。陳應與柴氏並沒有血海深仇,他需要的就是這張下堂書,有了這紙文書才能讓李秀寧恢複自由身,才能解去李秀寧的心結。
古代的婚姻也有結婚證,分別是通婚書和答婚書,通婚書與女方家庭允諾的答婚書,內容多是一些套話虛話;別書才是婚書的主體部分,分別記錄了男女雙方各自的真實記錄。婚書一旦締結,既得到了民間的認可,也具有了法律效力。
事實就是這樣,一旦訂立婚書,女方就沒有權利毀約。但是對於男方就不同了,男方想要解除婚約,隻要跟官府明,放棄聘禮就可以萬事大吉。雖然放棄聘禮也算是一種懲罰,但充其量隻是一些經濟上的損失,不需要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女方僅僅毀約而沒有許婚他人,官府要杖責女方六十大板,依然維護原來婚約;解除婚約而且另許他人的,要杖責一百;如果女方另許他人且已經成婚者,得服一年半勞役。一百杖隻是一個法,事實上鐵打的漢子也受不了這一百杖,一旦行型,基本上有死無生。
縱然李秀寧是當朝公主,沒有人敢讓她服役,也沒有人敢打她,可是隻要柴氏拿著李秀寧的答婚書,她就柴氏之婦。永遠別想擺脫這個關係的枷鎖。
如果李秀寧強行與陳應結婚,這就相當於李秀寧犯了重代版的重婚罪,雖然沒有官府可以給李秀寧處置,不過李秀寧卻會站在風口浪尖,承受著巨大的輿論非議。所以,陳應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李秀寧的下堂書(相當於離婚證)拿到手。
望著柴瑞安的背影,陳應歎了口氣。有些事情不是他可以做主的,戰爭一旦打響,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結束,太原王氏並沒有拿到他們想要的石炭煉鋼技術,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就算這個時候柴氏拿出下堂書和解,陳應也願意了和解,可是太原王氏也絕對不會罷休。
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這個時代,石炭煉鋼的技術足以讓無數家族和豪門瘋狂。種地一畝地除去種子和人工費用,了不起可以變賣一百餘錢,這僅僅相當於一斤鋼鐵的價格,可是陳應已經向太原王氏畫下了一千萬斤的畫餅,這相當於每年多了一千萬畝土地的收益,一千萬畝土地的收益,別太原王氏,恐怕李淵也會瘋狂。
陳應拿著下堂書往右廂房去找李秀寧的時候,李秀寧正看著由長安轉遞過來的邸報,眉頭微微蹙著,似鎖著深思,看到陳應走進來,招呼他們坐下,道:“坐吧,這是剛剛傳過來的邸報摘錄,你看看。”
著,李秀寧將手裏的邸報遞給陳應。
陳應伸手接過邸報,緊接著將手中李秀寧的下堂書,遞到了李秀寧手中。
陳應還沒有來得及看邸報,李秀寧一掃下堂書的字,頓時臉上浮現一抹胭脂紅,李秀寧目光流傳,望著陳應,久良不出話來。
李秀寧不是不想與柴紹合離,她提出過無數次,都是因為柴紹拒絕而無疾而終。雖然現在柴紹死了,可是隻要柴家人不開出下堂書,李秀寧終身就是柴氏婦,這點無法改變。偏偏李淵又不是晉簡文帝,東晉簡文帝之女司馬道福,她初嫁東晉大司馬桓溫之子桓濟為妻,後來桓濟因篡兵權被貶,司馬道福暗戀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司馬道福就先與桓濟合離,當時王獻之已經和郗道茂結婚了,夫妻感情甚好。而郗家女,雖然已明媒正娶,但是目前沒有兒子(隻生了個女兒叫玉潤,不過夭折了)。婦女無子,就可以當做黜妻的理由--此時對新安公主,正是下腳的機會。於是,她反複向皇太後央求,又去求皇帝下詔。皇帝一紙詔書,令王獻之休妻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