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陳應這個地主根本就沒有打算把這五萬餘畝地全部開發成耕地,而是準備將其中三分之二,建立成長安城的重工業區。
因為得到楊蓉的那塊在老槐裏的土地,陳應的馬車作坊得到的擴充,產能大大提高,特別是采取了流水線作業的方式,全工廠用了一百三十餘名工匠,負責把關質量六百餘名學徒工,每個月已經可以製造六百多個車輪與其配套的車廂,若非擔心高檔馬車產能過剩,造成四輪馬車積壓,陳應可以做到每個月月產百輛。
盡管現在陳應保持著每月產出十二輛馬車的產能,但是卻可以帶給東宮三萬貫的收益。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陳應將他的所有產業,都與東宮結成了牢固的利益聯盟。
因為償到了四輪馬車的收益,在得知陳應籌建鋼鐵廠的時候,李建成那是絕毫無保留的支持。李建成擔心將近鋼鐵廠發展讓別人眼紅,陳應沒有辦法再擴充產能,所以太子妃甚至展開了夫人外交,到宇文士及的夫人壽光縣主,讓宇文士及將裕河裏的土地幾乎以白送的價格送給了陳應。
然而,李建成卻無法保持淡定,如果真如陳應所,這個高爐可以產出一萬餘斤鋼,僅利潤就多達三百餘貫,一個月下來就會超過一萬貫,關鍵是這個鋼鐵與馬車不一樣,馬車就是必須品,可是鋼鐵不一樣啊,這是與人們生產生活的必須品,控製了大唐的鋼鐵產能,對於大唐而言,簡直就是拿捏住了大唐的命脈。
焦炭煉鋼與木炭煉鋼不一樣,焦炭升溫快,僅僅一個時辰,就可以從側部的觀察孔裏看到鐵礦石已經紅得發亮,變成了橘紅色,漸漸的有液態的鐵水出現在爐底。
李建成看著紅得發亮的鐵水出現在爐內,興奮的手舞足蹈道:“出鐵了,出鐵了!”
陳應苦笑道:“太子殿下,現在還早,這一爐將近三萬斤鐵礦石如果全部融化化成,至少需要四個時辰。現在還早……”
“四個時辰而已,本宮等得起!”
李建成興致勃勃的望著觀察孔裏的鐵水翻騰著,仿佛這是人世最美妙的情景。
鋼鐵對於大唐來是非常稀缺資源,由於初唐幾乎無月不戰,鋼鐵幾乎全部使用在了軍事領域,像百姓使用錢、艾、璐鐮、推鐮、荃麥器、鑊{鎬}、鉤鐮,割草、砍柴用的鍥等。脫粒、清選用的器具有連枷、石攀磷、扇車等。這些農具使用鋼鐵打造的肯定更為高效,可是由於鋼鐵資源實在太少,所以在生產領域,農民不得不采取木質的鑊{鎬},鐵質或石質的鍥,有的百姓連鐵斧都沒有,還在使用由石器時代發明的原始石斧。
就以這個時代的鋼鐵價格來吧,在後世一畝水稻就足足可以換一噸鋼鐵,在這個時代,兩畝地的水稻,僅僅可以換一斤鋼鐵,其中刨除年量之間的差距,兩者之間的差價相當於兩千多倍。
而陳應成長在後世那個鋼鐵廉價,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時代,根本體會不到大唐對於鋼鐵的需要。
接下來的四個時辰,李建成就坐在高爐旁邊的涼亭子裏。任憑陳應如何苦勸,李建成都是一個態度:“不看鋼水出來,本宮哪兒也不去!”
陳應此時事情多著呢,原計劃的除夕之夜襲擊,部隊已經開始向潼關方向靠近了,作為這一次函穀關之戰的總指揮,陳應根本無法坐在長安城裏遙控指揮。
然而,裕河鋼鐵廠畢竟是新建的,其中冶金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業,或者設備本身出現故障,或者操作失誤,很可能爆發爆炸事故。一旦高爐爆炸,兩萬多噸鋼水,形成的巨大衝擊波,就會輕易將這個占地多達一千三百餘畝的鋼鐵廠瞬間移為平地。
就算高爐沒有任何問題,然而在冷凝環節,隻要模具出現烘幹不徹底,裏麵含有水份,高溫液態的鋼水就會與水爆好在高爐會散發出巨大的熱量,就像火藥爆炸一樣。{老程的本專業就是冶金,所以穿越人士如果玩煉鋼,必須謹慎,否則很可能鋼鐵沒有煉出來,人卻炸死了。}
陳應哪敢放心李建成在這裏,如果真出來什麼問題,陳應幹脆抹脖子自殺吧。
不過,由於李建成的在場,眾匠師如果再不知道表現,那就是真傻了,李建成在現在盯了整整一,在場的匠師也好,工匠也罷,他們都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
古代煉鋼隻不過工藝很難把握,炒出的成品以鐵和中低碳鋼為主,狗屎運好的能碰上一兩塊高碳鋼——概率和彩票中獎差不多。
籠統的,鋼鐵產品中,碳含量越低越柔軟,越高則越脆、硬。中低碳鋼柔軟,用來製作刀劍則不鋒利,古人也把它視作“熟鐵”,隻有高碳鋼的韌性、硬度、強度符合製作武器的需求,古人才認為那是“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