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試問下誰能相抗?
洛陽距離函穀關比長安更近,早在王仁則得到消息唐軍有一支糧草去向不明時,他就推測到唐軍有可能從函穀關進攻。也就是單雄信出兵的四個時辰,王世充就得到了消息。
王世充不敢怠慢,立既召集麾下心腹薛德音前來宮中議事。薛德音是前隋內史(相當於中書侍郎)侍郎薛道衡的從子,自幼聰慧過人,十二歲能文,十五歲能詩,有文才謀略,薛德音與其堂弟薛收、侄子薛元敬號稱“河東三鳳”。
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裏,這是世族門閥的生存不二法門。所以河東三鳳,事實上也是效力三方,薛德音的堂弟薛收投靠了大唐,成為李世民的門人,為秦王府主薄。而薛德音則投靠了王世充,成了王世充的心腹。而三鳳之一的薛元敬初從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敗亡後,又投靠了李唐,叔侄二人都成了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看到王世充一臉憂色,薛德音還是非常奇怪,疑惑的問道:“不知陛下何事煩憂?”
王世充歎了口氣道:“李唐亡朕之心昭昭,朕苦與兵馬不壯,糧草不足,恐怕難以與李淵老兒抗衡。”
薛德音嗤嗤一笑道:“陛下,若無禦衛大將軍洞察敵情,函穀關恐怕會再生波折,現如今料敵與先,又有函穀關之險,陛下盡管放心,洛陽固如泰山。”
“其實不然!”王世充搖搖頭道:“函穀關雖險,然而劉武周即有雁門關之險,豈會三之內敗亡?函穀關若是在李唐不惜一切代價猛攻之下,也難保周全!”
薛德音道:“如今下局勢,漸漸明朗,河北竇建德、關中李淵,與中原陛下必將涿鹿下,江淮杜伏威與巴東蕭銑,不過是一守家之犬,不足為慮。陛下可遣使聯合竇建德,共抗李唐……”
“可是竇建德那個匹夫對外宣稱與朕誓不兩立!”王世充也深知自己難以硬搞李唐大軍的攻伐,哪怕這一次王仁則可以打退唐軍的進攻,難保李淵不會再次攻打。王世充苦笑道:“就算朕想與竇建德聯合,恐怕也未能如願。”
薛德音道:“當年曹操還自己一輩子就想做“漢故征西將軍曹侯呢。這等話如何信得?曹操還不是一樣,若真讓他掃平胡虜,一統下,還不是他自己了算,哪怕曹操未能統一下,還被追封魏武帝,可誰能用言語去束縛他呢。竇建德欲圖中原,自然會與陛下誓不兩立,可是如今李淵既得關中,又得河西,再得巴蜀,複奪河東,如今李淵大勢已成。若竇建德聰明,定與陛下聯手,共謀大事……如若不然,他竇建德必定追悔莫及。”
王世充道:“雖然是如此,但他竇建德,見朕今日危急,肯定也會獅子大開口,讓朕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薛德音笑道:“竇建德無子,惟有一女,若大的家業,無子可嗣位,可算最大的遺憾,若是陛下聘竇建德的女兒竇線娘為妻,冊封為太子妃,鄭夏兩國永結秦晉之好,竇建德又怎能袖手旁觀?”
王世充聞言哈哈大笑起來:“德音妙計!”
薛德音“臣雖不才,願以三寸不爛之舌,遊竇建德,促成夏鄭之盟!”
……
入夜後,王世充讓人翻了楊侗原本嬪妃的牌子,楊侗這個可憐的娃娃雖然被王世充殺了,可是王世充對於楊侗的嬪妃,特別是元文都的長孫女元氏盡管隻有十四歲,卻身材曼妙,身懷媚人之術,自從嚐過元氏的滋味,王世充幾乎隔三差五就讓元氏侍寢。
心中卻了一個大心病的王世充,摟著元氏一晚上梅開三度。一夜精疲力盡,直到快亮的時候,王世充才迷迷糊糊睡入。
王世充這一睡,足足睡了整整一個白。當王世充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快黑了。王世充看著早已容光煥發的元氏,正端莊大方的坐在軟床榻著,看著一本書。
王世充的身體慢慢有了反應,可是想想自己早已被掏空的身子,悠悠長歎了一聲道:“少年戒色,中年戒鬥,老年戒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