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是膏腴之地,可是唯獨豫西不是,特別是在新安這個縣,這是典型丘陵山地,成規模的平原不多,大都是型盆地。
那種土地肥沃,方便灌溉的良田,基本都是滎陽鄭氏和河南郡大大的世族門閥嘴裏肥肉,哪怕陳應開荒,也不過撿些瘠薄之地。哪怕在老爺賞飯吃的情況下,一年到頭都風調雨順,可惜這樣的年景,十年之中連兩年都占不到。即使在那種情況下,產量也讓陳應糾結不已。農夫們辛辛苦苦忙了大半年,一畝地的產量頂了也就一石五鬥左右,差不多隻夠一個人在和平時期五十的口糧。
陳應想想後世所見所聞,動不動畝產千斤以上,自然覺得一畝不足一石五鬥的產量實在是太少了。陳應也在感慨,如果自己當初可以帶點玉米,土豆、或許辣椒種子,那該多好啊。
由於河南郡的土地無法建設那種大規模的農莊,這些流民隻能以百戶、十戶為單位,分散安置。像靈州那樣,缺乏世族和門閥控製的地方,陳應就可以十堡一鎮聚集在一起,這樣既方便管理,也方便防禦。
隻是非常可惜,中原曆來都是各大家族重視的地方,特別是山東世族門閥控製的區域,這裏幾乎沒有成規模的荒地,讓陳應開荒都找不到地方。
這些流民被陳應用一日兩餐一稠一稀兩餐吊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這些流民慢慢就適應了陳應的安排。
十數萬流民的安排,在河南郡需要分成數千個村落,數千個農莊,可是這其中需要大量的農具。陳應名下的各個作坊,本身並不具備生產耕具和種子,甚至陳應連糧食銷售與購買的生意都沒有參與。
雖然通過搶劫,陳應在很短的時間內弄到了足夠安置流民的錢財,可是安排這些流民的物資,卻沒有任何頭緒。無奈之下,陳應隻好向楊恭仁與武士彠和侯莫陳虔會求援。
讓陳應非常意外的是,得到陳應的求援的消息,楊恭仁和虞慶在次日就趕到了新安縣,最讓陳應意外的是,武士彠倒是沒來,反而武士彠的新夫人,陳應的大表姐楊蓉乘坐著她的那輛非常招風的四輪馬車,趕到了新安。
楊蓉雙手提溜著襦裙,避免裙擺拖到磚地上她整飭妝容出來,明豔依舊,清亮的眸子在燭光映照下熠熠生輝。
李秀寧望著楊蓉的妝容,實在難以想象,基本楊蓉居然是四十多歲的婦人了,似乎楊蓉臉上一點歲月的痕跡都沒有留下。特別是楊蓉飽滿而堅挺的胸部,讓李秀寧都些嫉妒。
“武楊氏拜見公宮殿下,拜見家兄!”
陳應熱情打趣道:“大表姐多日不見,更美豔了幾分。”
突然,陳應感覺氣氛有些不對。扭頭一看李秀寧臉色有些不自然。
還好楊恭仁是過來人,上前打場圓場道:“公主殿下有所不知,我與陳應是姑表兄弟,論輩份蓉娘還是陳應的大表姐!”
李秀寧聽到這個解釋,臉色這才稍稍緩和一些。
楊蓉卻似乎根本沒有注意到李秀寧的尷尬,大大方方的坐在軟榻上吩咐身邊的侍女道:“去把我放在馬車裏的義陽茶拿來!”
李秀寧這個時候才注意到楊蓉居然也有一輛四輪馬車,不過看到楊蓉的馬車規模和製式,比起自己的來差上不少,李秀寧心中這才舒服一點。
陳應倒是知道所謂的義陽,就是後世的信陽,義陽茶,那豈不是信陽毛尖?那可是後世的中國十大名茶。
可是,當丫鬟將楊蓉的義陽茶水拿來,陳應感覺楊蓉在暴斂物,好好的茶葉,非得搗成茶葉沫,然後又亂七八加的加入了薑、蒜、花椒、鹽、甚至還有羊油,濃濃的一碗如同粘稠的像粥一樣的糊糊,楊蓉與李秀寧、楊恭仁都吃得津津有味。
陳應實在受不了這種怪異的口味,不過現在並不是陳應表現他茶藝的時候,他隻好向楊蓉要了一些茶葉,準備以後再慢慢擺弄。
楊蓉笑嘻嘻的望著陳應道:“表弟,現在可以了吧?你想要什麼幫助?”
陳應道:“由於這場戰爭,河南地出現大量的流民,弟我現在怎麼也是一方安撫大使,所以這十數萬流民的生計就落在了弟頭上,不得已隻好向大表哥、大表姐求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