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一人可抵十萬雄兵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屈突通搜腸刮肚,大唐此時能調動多少兵馬,沒有人比他更加清楚。畢竟他是兵部尚書,兵事是他份內之事。可是真如李淵所言,調給陳應五萬精銳兵馬,或許陳應有把握把西域萬裏之地拿下來,那萬一陳應猜測錯誤,頡利可汗率領突厥南下,那麼關中就有覆亡之憂。
想到這裏,屈突通張了張嘴。話到嘴邊,卻沒有出口。他是隋朝降將,非是李淵心腹班底,所以他每一句話,每做一件事,必須慎重考慮。
就好比現在,頡利可汗處理進攻一方,唐國從河西、西河、河套、河東、河北、以至幽、平、營諸州,到處都是可以進攻之地。一旦突厥從任何一點突破,三十萬大軍蜂擁而入,對於大唐而言,絕對會是滅頂之災。
政客與政治家有著本質的不同,打個比方,政客為了自己利益,可以不惜把朝廷那艘船搗沉,但是政治家卻不同,他們是在維持著這艘不沉的情況下玩弄權術。簡單的,政客沒有底線和原則,政治家則是有原則和底線的人。
當然,屈突通則屬於政治家。他在內心裏恐懼得罪陳應的心理,漸漸被理智壓製住了。良久,屈突通躬身道:“請問陳駙馬,對東突厥汗國,有沒有應對之策!”
這話一出,就連李淵也愣住了。
眾臣紛紛望著屈突通。
現在李淵明顯接受了陳應的策略,準備雄吞西域萬裏河山。可是在這個關頭,屈突通居然站出來反對,這讓眾臣有些不解。
陳應微微一笑道:“自然有應對之法!”
“哦!”李淵心中其實也在擔心頡利可汗的三十萬兵馬,這柄懸在大唐頭上的利劍,也讓李淵寢食難安。李淵笑道:“陳卿有何方略?”
陳應躬身道:“其一,請太子殿下以自己的名義至書阿史那咄苾,責其興師犯境之罪。
李建成點了點頭,沒有話。
李淵看向陳應的目光中,帶了幾分讚許味道。
陳應接著道:“其二,請太子殿下以自己的名義至書燕國公李藝,請燕國勉力出兵,威脅盛樂。(現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東北部)以牽製阿史那咄苾,使其不敢大軍南下!”
李建成道:“若能如此,大唐幸甚。隻是燕國公麾下,恐怕不足以抗衡頡利可汗麾下大軍吧?”
陳應點點頭道:“確實是如此,第三請陛下下旨,封鎖各關,於豐州、勝州、朔州、雁門、雲州、易州、幽州分別建立營地,收攏逃難的流民,濟以粥糜,以期穩定人心,封鎖消息。
李淵臉上浮現出一絲為難的神色:“此事有待商榷,隻是如今戰事頻仍,軍糧尚且不足,實在拿不出多餘的糧秣接濟流民……”
陳應正色道:“陛下,民心是為國本,民心在,大唐的國本就在,關中安危,實賴於此。隻要有一口吃的,流民就會安心在關外駐足等候,不會千方百計偷越關防,流民不入關,關外的流言謠諑就不會傳往關內;陛下試想,若是頡利可汗三十萬大軍南下的消息,傳到蕭銑、杜伏威、輔公祐他們的耳朵裏,他們會怎麼做?”
李淵滿臉欣喜,屈突通大為歎服道:“陳大駙馬,陳大將軍明見萬裏,乃國之棟梁。屈突通受教了。”
李淵看到這裏一幕,也下定了決心。出兵備戰。
當高層做出決定以後,大唐的國家機器正式開始運轉起來,由於陳應不打算動用十六衛各折衝府的兵馬,所抽調的兵馬,依舊是以東宮太子左右衛率、東宮太子左右司禦率以及驍騎軍、陌刀軍、以及射生軍三軍為主。
大軍需要集結,也物資也需要調配。軍隊的調動迅捷無比,但外人卻看不出門道來,差不多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做在秦王府的後院涼亭裏,麵前擺著幾樣菜肴,可惜,李世民一樣菜沒動,隻顧的喝酒。
李世民此時想要用酒精來麻醉自己,然而他越是喝臉色越白,腦袋反而更加清醒。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三人在李世民對麵坐著,他們想要勸李世民注意身體,可是話剛剛出口,卻被李世民懟了回來。
李世民一邊喝著酒,一邊將將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向三人娓娓道來。良久,李世民深深的歎了口氣道:“這個陳應,是個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