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很喜自改軍製,他認為一千五百人一個折衝府可以像後世的一個團,承擔一方麵戰術任務。所以他將唐朝上軍府的一千二百人馬,更改了一千五百人馬。
好在這是唐初軍製比較混亂,倒沒有人真正跟陳應計較。這樣以來,原本一個團為兩百人,變成了三百人馬。不過,其他唐軍大部分都是采取一個團兩百人,如今也隻有陳應的驍騎軍、陌刀軍和背嵬軍以及原本組建的定遠軍、以及東宮左右衛率這寥寥幾支軍隊。
蘇定方是陳應麾下的親衛越騎團校尉,這個越騎團與驍騎軍鉤鐮槍騎兵團並不一樣。事實上陳應麾下的越騎軍才是真正的輕裝騎兵,準確的,鉤鐮槍騎兵已經算是半重裝騎兵了,與重裝騎兵的區別,僅僅差了一個具裝馬鎧而已。
蘇定方麾下的這個越騎團是滿編越騎團,裝備三百一十二張一石強弓、三百張硬弩、備箭兩壺,共三十支。另外裝備馬刀、折疊盾牌、還有每人四柄投斧。最要重的是,他們與驍騎軍每人兩匹戰馬不同,而是裝備三匹戰馬。
僅僅滿編三百一十二人的騎兵,裝備戰馬足足一千匹。
在距離金沙灘西南莫約一百五十餘裏的地方,叫一萬泉。事實上這裏絲綢之路上出了涼州城西以的第一個補給點。不過在後世,陳應去武威旅遊的時候,這裏已經變得了一個黃沙蔓延的沙丘。經過導遊的解釋,陳應才知道這裏曾經是一塊濕地。
曆史的滄海桑田,陳應抵達涼州之後,絲毫沒有懷疑可以打敗統葉護可汗,畢竟鉤鐮槍騎兵這個戰術,是他利用波蘭翼騎兵訓練出來的冷兵器時代,最強的騎兵,沒有之一。就算把成吉思汗弄活,一樣可以打得他們哭爹喊娘。
統葉護絕對不是對手,可是陳應卻知道打敗統葉護固然容易,可是要想全殲他們,並不容易,可以非常困難。涼州的地方太空曠,能跑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然而,這裏卻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過了一萬泉,需要抵達三百多裏之外的張掖的駱駝城高台縣境,才能擁有補給水源的地點。如果沒有水源儲備,想在河西之地行三百多裏路,那簡直和送死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陳應猜測,一旦統葉護或突厥人離開涼州突圍,一萬泉這個地方絕對會是必經之地。在張懷威率領陌刀軍分兵的時候,陳應也命蘇定方率領他的越騎團,先一步在一萬泉設伏。
一萬泉這個地方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補給點,有水自然可以種植糧食,漢朝的時候,也在這裏設立了屯田區,還設立了駐軍。不過時過境遷,當蘇定方抵達這裏的時候,才發現這裏原本軍營,早已變成一堆黃土堆,隻是比普通的地麵高出莫約**尺。
然而過往商旅,卻為了方便行商,在此弄了一個牆垣籬笆。在絲綢之路上行商,危險係數甚至比後世販毒還大,而且在這個年代敢跑長途行商的人,沒有一個良善的人,他們都是可以做生意的時候就做,不可以做的時候,也客串強盜,能搶就搶。
在這水源地,也是沙盜和土匪經常光顧的地方。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這些商旅修了一個寨子,看似處處都是空隙,其實處處都是陷阱。就這個看似殘破的垣子,如果三百精銳駐守,沒有大幾千人馬,根本就啃不下來。
蘇定方的運氣不錯,來的時候正巧在一萬泉有一個莫約五百餘人的栗特人商隊。蘇定方二話沒有,直接讓人鳩占鵲巢,把這個栗特商隊扣下來了,為了避免突厥人發現他們這支孤立的唐軍部隊,蘇定方也搖身一變,變成了從西域而來的栗特商人。
反正在這個時代,三五百人行商屬於常態,大規模的商隊都有數千上萬人的規模。
然而,等了足足一。連突厥人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這個越騎團的將士,未免有點埋怨了,誰都知道跟著陳應打仗,絕對會大塊吃肉,立功受賞,可是跟著蘇定方,別吃肉,連湯都沒有撈著。
副校尉已經等得急了,他向蘇定方問道:“蘇校尉,咱們這樣幹等著也不是事兒,莫不如我帶一個旅,向東偵察一番,如遇張懷威將軍那裏需要支援,咱們還可以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