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土地與軍功的直接關係(1 / 2)

李世績嚇得心都快要飛出來了,他寧願望著槍林箭雨,也不要麵對李建成與魏征二人。他非常害怕李建成一聲喝道:“來人,給我拿下魏征,拖下去剁碎了喂狗!”

隻是非常可惜,李世績擔心的事情,最終也沒有發生。

李建成反而把魏征請在東宮銀安殿下,將魏征恭敬的請到下首位的位置上,讓魏征坐下來,東宮內的宮娥送上茶水,李建成這才淡淡的道:“願意聞其詳!”

魏征道:“臣所沒錯,太子殿下錯了,您錯了,你擔心,您害怕,所以您才會極力遮掩,但是您卻忘記了,我們這個大唐,與司馬晉,曹魏不同,我們這個大唐建立的這個國家,是從火焰之中燒出來的,是從鐵血之中鑄出來的,這個國家建立的過程,沒有任何私密性!建立這個國家的整個過程是堂堂正正的,大唐取得政權的整個過程是光明正大的,隋失其鹿,下共逐,大唐得之,有何不可?”

李建成頓時沉默了。

李唐與曹魏和司馬晉不同,因為取得政權的方式不一樣,李唐政權是從太原開始,一地一城,一路攻打下來的。論得位之正,唯有秦漢可以相提並論。正是因為李唐得國之始,就是戰爭,所以在儲君之爭中,李世民擺明了車馬要爭這個太子之位,反而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

因為大家都明白,爭就是有機會,不爭就沒有任何機會。論權力,論實力,無論是西魏八大柱國,還是北周十二柱國家族,唐國公一脈,其實不占任何優勢,李淵當初以太原一隅之地,倉促起兵,就開創其他家族的先河。當其他有野心有實力的家族,擔心隋朝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時候,李唐已經開始擺明車馬,一路破關殺將了。

滎陽鄭氏扣扣索索,半遮半掩支持王世充,太原王氏支持劉武周,因為他們能害怕承受萬一失敗的沉重後果。就所謂先一步關中得王,李唐攻進關中,下名份大定。

在這個情況下,要麼順應局勢,要麼逆勢而為。偏偏元氏、趙氏、韋氏、清河崔氏、趙郡李氏,他們統統都當了縮頭烏龜。

魏征接著道:“太子殿下,越是陰暗的東西,越怕太陽。謠言之所以能盛傳,其實就是因為遮遮掩掩。既然遮掩會適得其反,那就幹脆把遮掩都捅破,把它拿到陽光之下下去曝曬!太子殿下,你難道不能讓下人看看嗎?你才是大唐東宮太子,大唐得太子殿下,乃蒼生之幸,社稷之福,讓這些隻能活動在灰暗之中的疑忌,究竟能不能動搖太子殿下的位置,能不能動搖我們大唐的立國精神!”

李建成沉默了。

事實上,李世民一步一步咄咄逼人,既有李淵的縱容,也有他的姑息。因為李建成表現了出現極大的寬容,所以李世民才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施展陰謀手段。

這一次隻是使用秦王教令調動李世績一人,如果李建成不反擊,而是姑息縱容,那麼李世民下一步,肯定就會將薛萬徹、馮立、李瑗、以及裴矩、甚至陳應等一步一步從原來的位置上調開,或者明升暗降,或者分劃拉攏,一旦李建成護不住東宮門下眾屬官的時候,他這個太子也就真正當到頭了。

李建成想了想,終於做出了決定:“李世績!”

“門下在!”李世績真為魏征捏了一把汗,沒有想到魏征居然半點問題都沒有,反而成了李建成心中倚重嫡係大臣。

李建成道:“本宮以太子令命令出鎮安東大都護,節製懷遠軍、保定軍和安東三軍,鎮守安東四十二州!”

李世績聞言大喜。

雖然安東都護府不比安西都護府富庶,但是安東都護東威壓高句麗、新羅、百濟、北壓契丹、奚等諸族,也是切切實實的封疆大吏。

當然,與陳應出任西域大都護一樣,安東大都護府,其實也隻是一個空架子,領土大部分都是名義上的,存在地圖上。需要自己去接受,去開拓。如今李藝這個幽州總管,其實隻有十四州之地,但是李建成既然給他四十二個州的建製,那就是允許他像陳應一樣,向東開拓領土。

李建成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與李世民高下立判。李世民隻是想著在靈州降低李世績這個東宮大將的官職,縮減東宮節製的軍隊,李建成倒好,直接大手一揮,讓李世績學陳應一樣,創立懷遠、保定、安東三軍。

在唐代,一軍為常設機構,全軍擁有一萬兩千五百人馬。

不過,唐朝軍製也是靈活的編製,就像陳應堅決認為,一團兩百承擔戰術級別的任務,人數太少,而以一個折衝府八百或一千人,又太多。所以他將一個折衝府,全部改為五團建製,以既每個折衝府五個團,每個團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