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盛唐血刃最新章節。
(二更)
“陳郎,你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李秀寧疑惑的道:“西域傾注了你無數的心血,可以毫不誇張的,西域就像你的孩子,如今這個孩子剛剛咿呀學語,你真舍得把他送人?”
陳應明顯一愣,他實在沒有想到李秀寧會問這個刁鑽的問題。陳應的臉冷峻起來,仿若在自言自語道:“下長安,三娘,你……你可知什麼是下長安?”
李秀寧想了想道:“大道之行也,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秀寧心目中的下長安。”
陳應望著李秀寧,認真的道:“三娘,可惜你不是男兒身,你心中裝著整個是下,是社稷,而不是一己的私利榮辱,若是你為太子,大唐何其幸也!”
李秀寧沒有被陳應誤導,轉身望著陳應道:“別打岔,你你為何要這麼做?”
陳應歎了口氣道:“你還記得,我向你提的大唐眼下三弊?”
李秀寧默然的點點頭。
“其實,這不是我杞人憂,更不是聳人聽聞,而是切實存在的問題!”陳應沉聲道:“眼下的大唐,如同一個初生的牛犢,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就可以把所有病災給掩飾起來,正所謂一白遮百醜,可是一旦遇到災人禍,大唐就會重蹈前朝覆轍!”
財政問題,是一個國家的重大問題。現在大唐麵臨的情況,可供李淵選擇的道路並不多。和那些農民起義領袖不同,李淵本身是依靠並不是農民的力量,而是世族門閥的力量,他不可能像農民起義一樣,消滅舊的世族門閥,樹立新的世族門閥。
剛剛消滅王世充、竇建德那會,李淵還可以利用吞並河南、河北。利用河南、河北的土地平衡世族與門閥的利益,然而,統一下,要想穩定大唐李氏的統治,就必須擁有龐大的經濟基礎。“打土豪分田地”這招在這個時代根本不可取,這樣做隻會把這些士族和地主階級推向對立麵。
可是,現在大唐的財政問題,惡化到必須要去解決的地步。李淵采取租庸調製,隻是治標而不能治本。以戰養戰,固然是一種辦法。但是這樣做最大的問題就是,隻能勝,而不能敗,如果失敗就會中唐一樣,瞬間崩潰。
哪怕魏征向李建成獻計以寒門製衡世族門閥,不過此時的寒門卻像一支嫩芽,過早暴露,隻會被狂風暴雨摧毀。
陳應非常清楚,華夏民族,曆朝曆代一直在一個圈子裏打著旋轉,從分裂到統一,從繁榮強大,再到內部階級矛盾不可調和,最終爆發,經過數十上百年的混戰,人口減弱到了一個非常恐怖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華夏的大地足夠養活足夠多的百姓,哪怕才會統一,繁榮,腐朽,一直以來重複這個宿命的怪圈。
如果陳應什麼都不做,大唐依舊會像曆史上一樣,走向了持續擴張之路,這是因為大唐勳貴階級與舊的世族門閥利益分配不均勻,擺在大唐麵前隻有兩條路,要麼持續擴張,要麼自取滅亡。
以戰養戰,就像做生意一樣,穩賺不賠的時候,怎麼都好。可是一旦投資失利,那麼積壓下來的矛盾,就會接連爆發。
現在大唐的矛盾,雖然已經開始在建國之初開始出現了,不過卻遠遠沒有到不可調和的時候,陳應其實是借助後世的成功經驗,在試驗一條可以打破華夏民族這個詛咒式的怪圈。
華夏的傳統儒家思想,讓儒士恥於言利。其實何嚐不是華夏曆朝曆代,經濟理論非常落後,經濟手段和管理更加落後,這是不爭的事實。漢朝禦史大夫(副相)桑弘羊,被曆史譽為中國有名的政治家、理財專家。事實上如果拋開桑弘羊這個政治家的身份,他所謂的理財政策,無非是收鹽鐵、茶酒官營。
也是在兩千多年前搞市場壟斷,自由定價。在後世哪怕一個學生也知道,壟斷行業,肯定賺錢。桑弘羊隻不過提前一步,看到了這一點而已。
起來非常荒誕,大唐的世族門閥其實更像一個財閥而已。他們手中擁有著大量的財富和金錢,一旦下太平,商業興奮,世族門閥數代十數代經營的財富就會大量湧入市場,這樣以來,市場經濟定會被這些大量熱錢充斥,造成滅頂性的打擊。
比如眼下,隨著環境治理改革,金融與股市市場低迷,大量熱錢湧向房地產領域,房價持續升溫,一旦泡沫捅破,知道會有多少人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