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思摩原為東突厥夾畢特勤,他還是阿史那咄六設之子。如果的葉護可汗對比大唐的親王,那麼他們的設汗則對比郡王。阿史那思摩就是郡王世子,由於他聰明、思維敏捷,在始畢可汗和處羅可汗時代,非常受寵愛。阿史那思摩雖然是陳應的門下仆人,但是他卻是一個突厥貴族。
可能自從出以來,他就沒有體味過挨餓的滋味,更沒有享受著像阿丹這樣弱部落的生存之難。畢竟,狼要吃羊,根本就不會去問羊願意不願意。在追隨陳應之後,阿史那思摩享受著陳應的工錢,陳應對於自己的人向來優厚,以阿史那思摩這個級別,在陳應陣宮裏,僅次於馬周、許敬宗、郭洛、周青,至少可以排進前五。
許敬宗吃穿用度不算,光外圍產業分紅每年就多達五萬餘貫。阿史那思摩雖然不如許敬宗、馬周這般有錢,但是他的收入也高五六千貫,如果把這些錢全部購買糧食,足夠一千戶人家,吃上一年。
正所謂富人從來不會解決窮人的哀愁,阿史那思摩有些鬱悶的望著阿丹,像餓狗一樣盯著他手裏的羊腿肉,嘴裏還流出拖延,阿史那思摩感覺有些惡心,隨手將手中的羊腿肉遞給阿丹:“你他娘的沒吃過肉啊!”
“吃倒是吃過,去年冬我們家裏的大黃牛凍死了,我和弟弟吃過肉!”阿丹一快速撕啃著羊腿肉,一邊含糊不清的道:“這兩個突厥貴人幾乎月月都在打仗,我們的牛羊大都被征走,我們隻能就是饑一餐飽一頓,剛開始的時候還能弄到一點野菜、野果,但是等到八月後,別野菜,野果,連一顆糧食都弄不到了!”
話的時候他的嘴巴一直沒有離開過手裏那條羊腿,話得挺含糊的。
很多人存在一個誤區,認為遊牧民族養牛羊馬匹是為了吃。其實,並非如此,古代遊牧民族養牛羊馬匹除了吃外,更主要的是為了出售,用牛羊馬匹換糧食、鐵鍋、茶葉生活物資。遊牧民族雖然擁有成群的牛羊馬匹,但他們自己是舍不得吃的,因為馬匹對於他們來,也是非常昂貴的,他們根本舍不得吃。這就和很多蓋樓的建築工人一樣,他們蓋了一片片的樓房,但他們連個陽台都買不起。他們隻吃一些病死的和老弱的牛羊,大部分都要留著賣錢和產仔繁衍更多的牲畜。
阿丹將羊腿骨上的肉啃得幹幹淨淨,估計現在把這根骨頭扔給狗,狗都沒有興趣。然而,阿丹仍舊不舍得丟掉,他雙手握著羊腿骨,兩手猛然用力,隻聽“哢嚓”一聲,將羊腿骨一掰兩斷,然後將吸骨頭裏麵的骨髓……吧唧吧唧,阿丹吸得津津有味。
此時,阿史那思摩望著阿丹這副餓死鬼投胎一般的吃相,忍不住又給了他兩腳,阿丹也不生氣。
在阿丹的世界裏,給他食物吃的人都是好人,陳應給他吃了三個饅頭,兩個大肉包子,還有一碗米飯,他決定從此以後,跟定陳應了。至於阿史那思摩,給他一支羊腿,踢幾腳不算什麼。
終於,連骨髓也吸得一點不滴的羊腿骨,被阿丹戀戀不舍的丟在地上,這個時候,阿丹望著周圍,密密麻麻到處吃飯的將士,看著如同那個鐵皮抽屜,一抽屜一抽屜的饅頭和肉包子,空了又裝滿,阿丹大感驚奇的道:“阿史那將軍,你們怎麼有這麼多糧食,兵也給吃白麵饅頭吃肉?”
到糧食問題,阿史那思摩非常佩服陳應。西域在這塊,還是那塊主,從前在西突厥治理下的時候,也隻有高昌國、溫宿國、車師國等少數幾個國種植糧食,而且產出非常有限,隻專供貴族享用。
但是,陳應來到西域之後,不僅命各折衝府為單位,進行大規模屯田,僅僅不過三年的時間,從無到有,西域就多了上千萬糧田,如果不是種植棉花占去了不少良田,估計西域的產糧會突破兩千萬石,就算西域所有人一吃八頓也不吃不完。
阿史那思摩得意的道:“我們的糧食有很多,如果不是車輛不夠的話,二百萬人也吃不完……”
阿丹感歎道:“你們真是財大氣粗啊。我們部落可沒有你們這麼闊,要不然就不用啃樹皮了。”
聽到這話,阿丹身邊一個年齡莫約十五六的少首領,怯怯的問道:“阿史那將軍,你們還招兵,我家裏還有一個弟弟……”
看著這些人可憐兮兮的樣子,阿史那思摩搖搖頭道:“這事我可做不了主,招不招兵,那是要大都護點頭,你們好好表現,肯聽話,能吃苦耐勞,不怕死,敢打敢拚,陳大都護就喜歡這樣的兵,這樣的兵,他是不會嫌少的!”
聽著這話,阿丹心中一動,如果部落的兄弟姐妹,都給陳應當兵,那豈不是不用挨餓受凍,部落裏的老弱也不用為食物發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