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人死鳥朝上不死萬萬年(1 / 2)

(求保底月票)

雖然沒有接到李淵的旨意,然而,在陳應想來。李淵一定會同意,最近武德七年春,他就可以接到聖旨,返回長安。

正如李秀寧所,他陳應不會做任何人的忠臣,哪怕是閻王爺想要陳應的命,他也要薅下閻王爺幾根胡子,他絕對認命,更不會束手待斃。

以陳應的身份和地位,哪怕是李淵也不可能無罪而誅,這需要給他足夠的多的罪名,經過三司會審之後,才能開刀問斬。隻要不是一刀砍掉腦袋,陳應都有足夠可以操作的空間。

長安可以是龍潭虎穴,但是為了李秀寧不留下遺憾,陳應決定闖上一闖。

但是,回長安之前,陳應決定做好萬全的準備。

“槍杆子出政權!”

陳應可以輕易丟掉東宮右衛率的兵權,甚至是定遠軍、靈州的兵權,也可以丟掉東宮四衛率的兵權,可是驍騎、射生、陌刀三軍的兵權他不準備丟掉。

如果李淵以為一紙聖旨,就可以奪回陌刀、驍騎、和射生三軍的軍權,那就有點意開開了。這三軍會有個別將領,心向朝廷,但是大部分將士卻不會。因為,陳應給了三軍將士太多的利益,這些利益不是一紙詔書就可以挽回的。

更何況,把這三軍丟給李淵,李淵根本就養不起。安西軍每一個折衝府一座學堂,這個學堂子弟,全無例外,全部都是府兵子弟入學,而且全部免除學費,學堂還提供免費的午餐和早餐。

大唐可不比後世,在科舉製度沒有完全取締舉薦製度的時候,官員幾乎全部出身世族和門閥,平民百姓是永遠沒有出頭之日,了不起肯努力,多買幾畝地,成為一個庶族地主,這個幾率跟五百萬頭獎差不多。

府兵子弟想要出人頭地,那隻有拿著兵刃上戰場。不過戰場凶險萬分,哪怕陳應麾下,陸續傷亡將士已經非常低了,可是從武德元年到現在,傷亡人數也超過萬人,殘疾的不知凡幾。這個機率雖然大點,但是也需要足夠的勇氣和運氣。

可是讀書就不一樣了,這個時代的識字率實在太低,甚至比五六十年代的大學生還要低,幾乎是萬分之一的機率。隻要識字,能寫會畫,總可以混得不錯。對於安西將士而言,僅僅折衝府學堂這一項福利,足以讓他們對陳應感恩泣德。

關鍵是這個折衝府學堂非常費錢,大一點的學堂一年費用三千多貫,一點的也要一千多貫。關鍵是十萬安西軍將士,關鍵是整個安西建立了足足六七十座折衝府學堂,這個消耗可不,再加上縣學和州學,僅僅教育開支,陳應百年就需要話費三十多萬貫。毫不誇張的,李淵寧願花三十萬貫養十萬大軍也不願意建立這麼多學堂。

除了安西軍的折衝府學堂,安西軍將士的另外一項福利就是折衝府醫護所。在陳應的開創之下,每一個折衝府擁有一個隊的醫護兵建製,戰時他們自然是隨部隊行動,參與戰地救護,可是平時就要在駐地,為府兵家屬或子女看病拿藥。

折衝府醫護所,倒不是全部免費,病雖然全免,但是大病卻隻報銷六成,如果將士沒有錢,那也沒有關係,可是提前預支,將將來戰場上立功的賞賜用來抵消醫藥費用。而且,這個費用不包括看病費用,看病是永遠免費的。

看病難的問題,其實也是這個時代的通病。正所謂民間諺語“家產萬貫,一病玩完”在任何時代,看病的費用都是非常高的(老程身有體會,在帝都一場感冒,輸液五,花費一千五百多),這個折衝府醫護所,隻有憑軍籍的家屬或將士才有資格享用,普通百姓是沒有機會的。

當然,這一項開支每年也多達十數萬貫,不過要根據每年的情況而定。

安西軍將士還擁有集結浴池的福利,憑借軍籍或軍票,可以去浴池免費洗澡。當然這個待遇隻是添頭,有勉強高於無。

當然,更重要的是,安西軍將士的俸祿高啊。也就是,十萬安西軍將士,在不計劃鎧甲、兵刃、箭矢、糧食、草料、醬、肉等消耗的情況下,僅僅福利加上軍餉,就多達百萬貫。可以,安西軍士兵每一個人的待遇,幾乎趕上了朝廷的正八品武官。

正是因為安西軍將士的福利待遇好,有免費的新衣服,免費的澡堂,藥堂,學堂,過年還有雞鴨肉和精米白麵分,所以西域百姓,無不以成為安西軍府兵為榮,無論戰場減員多麼嚴重,陳應總可以輕易的招募到足夠多的兵源。

出來很殘酷,然而這卻是事實。陳應用一百多萬貫的支出,武裝了安西軍這支新軍。雖然安西軍將士占不到大唐總軍隊的五分之一,然而花費超過了大唐關中最精銳的十二衛大軍。

除非李淵舍得拿出五分之一的國庫來填這個窟窿,否則李淵根本就不可能收買全體安西軍將士。失去陳應的供養,安西軍將士不撂挑子才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