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關中饑饉遍地這盛世如爾所願
李建成最終還是沒有決定幹等著陳應的計劃實施,他讓房玄齡以尚書省的名義,挨個給關中世族門閥的家主或領軍人物送請柬。
房玄齡抄錄數十份請柬,分發給元隨禁軍侍從。
李建成望著眾禁軍侍從沉吟道:“這是以尚書省的名義,發的請柬,大家務必將請柬,送到各家府上,麵見請柬上的客人。這些關中世家的族長,來或不來,諸位務必要當麵討得一個準話……”
眾元隨禁軍侍從躬身道:“遵旨!”
著,眾元隨禁軍侍從轉身離去。
元隨禁軍侍從可是都是影視劇裏那種大內侍衛。宵禁的禁令,管不到他們頭上。
很快元隨禁軍侍衛就抵達聞喜裴氏主宅大院,在等候了足足一個時辰的時間,這才接到裴氏家主的召見。
元隨侍從畢恭畢敬的將請柬遞到裴氏家主的手中。
裴氏家主輩份極高,就連裴寂也要稱其伯公裴颺。
裴颺雖然年近八旬,然而身子骨卻非常硬朗,他無表情地打開請柬掃了兩眼,而後盯著元隨禁軍侍從道:“回去跟封仆射,老夫這些日子身體不適,宴會……就不參加了。”
元隨禁軍侍從明明看到裴颺,麵色紅潤,眼中精光畢露,根本就不像身子抱恙的樣子。
然而,這明明就是裴颺的托詞,他也不能揭破,隻好轉身離開裴氏祖宅,回去複命。
長安城河東薛氏府邸。
此時河東薛氏的家族,乃隋朝內史侍郎(相當唐朝中書侍郎),開府儀同三司、司隸大夫薛道衡的從弟薛道實。
薛道實也是年近七旬,看樣子行之將木。
薛道實望著元隨禁軍侍從道:“老夫年事已高,行動不便,還請封仆射,多多體諒。這個聚會,老夫就不參加了。”
元隨禁軍侍從無奈的離開薛氏府邸。
事實上不僅僅是關中裴氏與薛氏,就連京兆韋氏,河東柳氏、竇氏、包括元氏、獨孤氏全部碰壁。
李建成枯坐一夜,嘴角布滿水泡,望著數十名前來複命的元隨禁軍侍從。
李建成勃然大怒道:“一家都沒來?”
房玄齡搖搖頭無語,眾元隨禁軍侍從低頭不語。
魏征看著李建成憤怒地眯起眼睛,眼中殺氣騰騰。
魏征揮揮手,眾元隨禁軍侍從緩緩退出立政殿。
李建成憤憤的道:“當年討伐王世充與竇建德,洛陽大敗,損失慘重,我們同樣無糧無兵,是朕出麵請各大家族幫忙,他們不僅提供了十萬青壯,還有三萬餘匹戰馬,五十萬石糧食,而如今,他們不怕惹怒朕嗎?”
房玄齡苦笑道:“陛下,當年大唐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況且陛下許洛陽田畝之利,他們關隴士族,這才紛紛慷慨解囊。可是現在,他們想要的,陛下給不了他們,即便陛下已經登基,讓他們造反,是沒有膽量,但陛下有難,他們一定是要作壁上觀的。”
李建成憤憤的吼道:“他們就不怕,朕抄他們的家?”
魏征無奈地盯著李建成道:“陛下以什麼理由呢?通敵還是貪腐?”
李建成怔了怔,頭疼地捏著太陽穴道:“玄齡、玄成,現在從哪裏還能弄來救命的糧食?”
房玄齡茫然看著李建成。
魏征淡淡的道:“陳……”
就在這時,外麵三更的更鼓響起。
一名元隨禁軍侍從突然進來稟告道:“陛下,陳大將軍送來急信!”
李建成急忙接過急信。
魏征則在一旁微微皺起眉頭道:“陛下,萬事不要著急,治理下,需要群策群力!”
李建成拿著急信的手,不自覺的顫抖起來。
魏征匆匆掃了一眼急信,心中頓時鬆了口氣,感慨道:“陛下,佑大唐!”
精神不佳的李建成,全服冠冕,登上丹墀。
百官群臣全都心翼翼。
李建成清了清嗓子道:“諸位卿家,關中災,卻盤桓不去。如今關中,十幾個州郡,餓殍遍野,朕為此寢食難安,諸位都是才智高絕之士,能否拿出可行的方略?”
李建成的眼光,先盯著站在最前列的宰相們。
蕭瑀、封德彝、陳叔達、楊恭仁、宇文士及這幾位老臣麵麵相覷,始終沒有人出列話。
李建成將目光,投向後排的王珪、房玄齡、以及魏征等人身上。
魏征出列,躬身道:“陛下,為今之計,恐怕隻能裁減禁軍、邊軍,將軍隊積儲的糧食,挪出來賑災。”
王珪出列,硬著頭皮道:“陛下,可派人到尚未受災的郡縣,采買糧食,哪怕比往年貴上一倍兩倍,也在所不惜。”
房玄齡也道:“臣願做個表率,將家中一半存糧,捐納給朝廷。”
李建成望著眾臣。
楊恭仁期期艾艾的道:“臣也願意將家中一半存糧,捐獻給朝廷!”
……
眾臣紛紛表示願意損獻一半存糧,然而這些存糧多者數百石,少者數十石,全體文武百官加在一起,勉強湊出三萬餘石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