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天怒人怨眾叛親離(為堂主月皇台萬賞加更)(1 / 3)

第十四章怒人怨眾叛親離(為堂主月皇台萬賞加更)

房玄齡似乎早有準備,從懷中掏出一張奏折。

李建成接過,匆匆一看,臉色不由得大變。

房玄齡在奏折上寫的字非常多,密密麻麻,全部都是蠅頭楷,陳應粗略估計不下萬言。

當然,萬言在後世不算什麼,千萬字的書多了去了,關鍵是在這個時候,一般奏折都是幾十或數百字,了不起洋洋灑灑上百字。

就算祭用的鴻篇巨著,也不過三五千字,不過上麵全部都是大而空的屁話。

李建成沒有將手中的奏折給陳應看,陳應也樂得清靜。

畢竟,陳應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李建成同意向靈州遷徙三萬戶,向西域遷徙十萬戶,向河南遷徙十萬戶,向河東遷徙三萬戶。

這次因為關中糧食危機,共遷出百姓共計二十六萬戶,約占關中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至少可以節約向關中運輸上百萬石糧食。

人口,是一切的基礎,沒有人口,無論屯田,還是發展,都是空話。比如西域,約占大唐帝國的四分之一(比現在新疆版圖大多了),事實上人口卻隻有一百五十萬人左右,這些人口,僅占大唐帝國的十分之一略為不足。

陳應非常渴望把西域經營成府之國,一旦如此,曆朝曆代都不會輕視西域。

陳應看著無人注意自己,就悄悄挪了一個位置,尋找一張軟榻,懶懶的斜躺著。

可是,陳應不躺下來的時候還好,可是一躺下他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聽著陳應的鼾聲傳來,李建成循聲望著卻見陳應睡得香甜。

魏征起身想把陳應搖醒。

李建成擺擺手道:“玄成,算了,近日來,陳大將軍比我們所有人都更加操勞!”

聽著這話,房玄齡非常不以為然。

事實上,長安城中也有房玄齡不知道的秘密。

更何況,韋挺已經幾乎掃光了李世民的百騎司,現在房玄齡的消息相對比較閉塞。他或許可以猜測到長安的糧食價格是有人在暗中搞鬼,但是他根本就不知道,陳應此時正在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

李建成接著魏征、房玄齡等人繼續商談精兵簡政的細節問題,不過李建成刻意讓人離陳應遠一些,不讓他們話的聲音,打擾到陳應睡覺。

又讓宮娥給陳應蓋上被子,害怕陳應著涼。

李建成、魏征、房玄齡等人都是工作瘋,當雞叫三遍的時候,這場商議才算結束。

自顯德殿裏離開,當房玄齡回到門下省的時候,已經色大亮。

房玄齡打著哈欠走進大廳,望著早已精神抖擻的眾同僚。

房玄齡徑直走向自己的公案,然後朝著門口侍應的令史喝道:“可有熱水,給某送碗熱茶湯。”

負責跑腿的令史應了一聲出門。

眾官員都用異樣的眼神盯著房玄齡。

門下省郎中一臉意外的道:“昨夜裏,陛下還沒砍他的頭?”

吏感覺不對勁,像這種吏都是察言觀色之輩,他看著房玄齡居然沒事,就意味著房玄齡簡在帝心,他想到這裏,感覺有些不對勁。

另外一個屬官則輕笑道:“肯定,快了!”

不一會兒,房玄齡坐在案幾前也進入了夢鄉。

就在這時,一名內侍手捧中旨,挺胸腆肚走進大廳。

眾官員紛紛起身施禮。

內侍環顧大廳,卻沒有發現房玄齡的影子,不由得問道:“房玄齡何在?”

門下省郎中望著房玄齡,此時房玄齡把軟腳襆頭,蓋在自己臉上,呼吸悠長。

房玄齡與陳應不一樣,陳應睡覺打呼嚕,可是房玄齡卻不打呼嚕,所以眾人一時半會也沒有發現。

內侍看著眾人齊齊將目光轉向房玄齡。

門下省郎中急身,跑到房玄齡身前,揚起拳頭就要砸向案幾。

內侍伸手攔住門下省郎中,將聖旨遞到郎中手中道:“一道嘉獎聖旨,無甚重要,稍等片刻也是無妨!”

眾人隻好在門下省的大殿裏哭等著房玄齡睡覺。

房玄齡這一覺足足睡了半個時辰,這才醒來。

不過,看著內侍出來在自己麵前,房玄齡還是嚇了一跳。

內侍滿臉堆笑道:“門下給事中,房玄齡接旨!”

房玄齡急忙起身,施施然走到內侍麵前。

內侍清了清嗓子,打開中旨宣讀道:“大唐皇帝敕曰:門下,堯治宇內,舜茅皋陶,周封百域,秦置民爵,諫議大夫、給事中房玄齡,職與能惠,才蘊忠賢,佐王化其治道,籌明策於黔黎,可進襄城縣公,增祿黍、永業、銀、絹以例,餘如故,敕,武德七年六月乙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