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李世民的瘋狂舉動(1 / 3)

第二十二章李世民的瘋狂舉動

有些事情,最經不起推敲。雖然這次設宴是鄭觀音主指安排的,可是,齊王府偏偏還留下了人手。關鍵是當初東宮夜宴,李世民中毒吐血,險些讓李建成被打入萬劫不複之地……

李建成心中暗想,如果此事是李元吉所為,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哪怕尉遲恭拂了李建成的麵子,李建成當時也非常生氣,但是隻因為尉遲恭禦前失禮,最多是把他關幾,最重的處罰也不過罷官褫奪其爵,但是尉遲恭作為李建成的嫡係心腹之一,也不過走一個過場,最多兩三個月就找個機會讓其官複原職。

李建成歎了口氣,望著魏征道:“朕現在可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魏征沉吟道:“臣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李建成道:“然後呢?”

魏征淡淡的道:“攘外還是安內!”

李建成也開始思考起來,大唐朝廷收支有限,但是多出將近一倍的官員,也是朝廷極大的負擔,關鍵是降爵和精減官員,勢在必行。如果李建成沒有勇氣碰觸此事,那麼,將來,李承道更沒有勇氣來做此事。

李建成不置可否的道:“陳應,你以為呢?”

“自私是人類的本能!”陳應聳聳肩,顧作輕鬆的笑道:“陛下,臣在想一件遠古之事,帝辛是因何而亡國?”

起帝辛,可能知者甚少,起妲己,人們熟悉不過。種種傳、演義、電視,將她的故事講得淋漓盡致、傳奇無比。因商紂對女媧娘娘不敬,“軒轅墳三妖”之一的狐狸精奉女媧之命滅商,便附著在冀州侯蘇護之女妲己身上進宮,仗著美貌得寵,禍亂宮廷、殘害忠烈,還慫恿得紂王暴虐無道、盡失人心,以致亡國。

“紂,殘義損善也。”這個周人給予的蔑稱可謂家喻戶曉,臭名遠揚。但是,他的另一個稱號“帝辛”卻鮮為人知。如同“成湯”、“武丁”一樣,“帝辛”,才是他作為煌煌大商一國之君的真正稱號。周人來,他是荒淫無度、惡貫滿盈的紂王。

任何時候的曆史,都是當代史。此時,李建成準備內部進行改革,精兵減政,外禦外侮,事實上,此時的李建成,與當初準備帝辛發起對東夷的大規模反擊,經過曠日持久、艱苦卓絕的戰爭,打退了東夷,保衛了中原,並將商朝勢力發展到如今的江淮一帶,版圖直擴充至今山東、安徽、江蘇、浙江乃至福建沿海。

然而,就在商朝卻遭遇周文王率領的周軍進攻,牧野之戰,臨陣倒戈,於是商朝滅亡了。

對於帝辛的罪狀,《尚書?牧誓》裏怎麼。《牧誓》是周武王姬發於牧野決戰前對全軍的總動員。這樣的戰前檄文裏,自然應當是大書特書帝辛之惡,塑己替行道的正義形象,以激起軍民同仇敵愾之心。文中帝辛之罪共四點:一則惟婦言是用。二、昏棄厥肆祀,弗答。三則是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四是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

可是曆朝曆代對其進行汙蔑,戰國書中增加二十七事,西漢書中增加二十二事,東晉時增加十五事,眾口鑠金,幾成定論。

當然,這些事情,李建成與魏征等智者是壓根不相信的,因為楊廣的例子就在眼前。

事實上,李建成也清楚,帝辛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當時帝辛對內部的改革,觸動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既一元神教。(也就是封神演義裏通教原型)。

翻開世界曆史,我們很容易發現,在世界各國,都神權與王權之爭,也有神權淩駕王權之上,在帝辛之前武丁時期,開始與一元神教展開激烈的對抗,到了帝辛時期,曆任四任國王,終於把一元神教打壓了下去。

頑固勢力並不甘心失敗,他趁著帝辛精銳部隊東征東夷期間,商都空虛的時期,以比幹、徽子啟等頑固勢,勾結周朝,引周軍入關,然後策反商朝最後一支奴隸軍隊,於是商朝滅亡了。

陳應的話,其實是在隱晦的警告李建成,要心朝中那些頑固勢力,以防他們的反撲。因為李建成一旦按照房玄齡的改革意見,精簡官員,然後給宗室降爵,那麼他就肯定犯了帝辛四罪中的三大罪。

李建成沉吟道:“按突厥的習慣,秋後是他們用兵的時間,現在還有兩個月,那就先精減庸碌之官,朕寧願把省下來的錢糧,封賞給大唐的將士們,也不願意扔給這些白眼狼!”

……

太極宮兩儀殿下,李建成坐在端坐在禦榻之上,文武大臣分列在兩廂。

一名中侍拿著聖旨在大殿上抑揚頓挫的宣讀著:“命陳應征調關中青壯十萬,以工代賑修建長安至原州馳道……

百官互相交換眼神。在場的都是人精,馳道是什麼作用,如果五年前百官不清楚,但是他們現在全部清楚了,如今長安至洛陽的馳道並沒有修通,但是卻修到了桃林,從桃林到長安城,足足有五百餘裏。

陳應儲存在桃林的二百萬石糧食在這五百餘裏的路上,消耗不足數萬石,大部分成功運入長平倉。

眼下,征調百姓修建向原州方向的馳道,目的就是為了運兵、運糧可以節省太多糧食與時間。如果是一般官道,五百裏糧食車最快也需要十時間,但是從桃林出發,五就可以打一個往返,速度快了兩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