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最信不過的就是巧合(1 / 3)

第一二三章最信不過的就是巧合

陳應絕對會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累了會累,痛了會痛,特別是光明正大與陳應並排坐在一起,感受著陳應手腕上的脈搏跳動,李秀寧又陷入了迷茫之中。

陳應非常享受著楊蓉與李道貞崇拜的目光,即使是後世修建一條鐵路,還需要大把的時間,危險地段,也同樣擁有人員傷亡。可是,陳應卻硬是在唐朝的時候就修建了三條戰略大動脈。

從長安向東過潼關、函穀關、經澠池、洛陽、開封、黃墟、睢陽、齊郡進入不其。幾乎隴海鐵路的翻版,這條名為馳道的鐵路,從興建開始到全線貫通,差不多用了五年時間。最坑的莫過於,陳應沒有辦法修建鄭州黃河大橋,這條馳道過黃河的時候,需要用渡船。對於四輪載重馬車來,根本不成問題。

哪怕最輕的渡船載重也可以達到百石,完全可以載著一輛馬車加上駿馬,順利抵達對岸。可是將來火車……

這可就麻煩大了,以火車自重計算,差不多相當於這個時代的兩萬多石,相當於一千噸左右。如果算上載重,將近三萬石。

三萬石的大船大唐不是沒有,像橫洋舟橋,載重就可以多達一千多噸。關鍵橫洋舟也好,五牙戰艦也罷,這都是海船,在黃河或長江的特別航線上是可以航行,可是這東西吃水太深,根本就沒有辦法當渡船使用,而且轉向極為不便。

蒸汽機火車繼續奔跑著,速度比奔馳的駿馬還要快,輕輕鬆鬆超過了時速四十五公裏,看樣子,可以做到五十公裏左右。戰馬最多一柱香時間就完全跟不上了,哪怕是換馬,依舊被遠遠的甩在後麵。

李秀寧望著陳應笑道:“陳郎,咱們這是去哪兒?”

陳應被問住了,他其實也不知道這次試驗要走多遠的路。

齊諾躬身回答道:“回稟公主殿下,此次我們的終點是龜茲,沿途會經過峻古、迦師、尉頭(今巴楚縣)、三站停靠後抵達龜茲!”

李秀寧愣住了,疏勒與龜茲的距離足足九百裏,即使使用快馬也需要兩兩夜的時間。這算是長途跋涉。

李秀寧道:“我現在什麼也沒有準備啊!”

陳應望著李秀寧道:“你要準備什麼?火車裏有洗漱用品,也有換洗的衣服,吃的,喝的,全部都有!”

李秀寧道:“我放心不下孩子們!”

隻是這個時候,李秀寧不下去了。因為她發現李嗣業、陳謙、李若曦,以及李道貞的長女陳玖玖等都在侍女的帶領下,緩緩而來。

陳應的手按在李秀寧肩膀上,笑道:“行了,全當我們全家出來春遊了!”

楊蓉比較關鍵火車的造價問題,她很想買大量的火車運輸物資,現在楊蓉是大唐有名的礦老板,名下不僅僅有猛火油、鹽、鐵、經營了大量的皮貨生意,這些物資都需要長途轉老運,擁有火車非常方便。

楊蓉試著問道:“五郎此車造價幾何?”

陳應對此同樣也不知情,為了這個火車,他先先後後砸下去了二十多萬貫,加上賞賜的一百萬貫,足足一百二十萬貫。

齊諾自然負責回答楊蓉的問題。

不過,價格也讓楊蓉望而卻步。

“二十萬貫?”楊蓉難以置信的問道:“怎麼會這麼貴?”

陳應笑道:“還真不貴,其實你也沒有必要買!”

楊蓉道:“不買我想運貨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