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進來就喊救命成何體統
提起洛陽龍潭大峽穀,不得不提另外一場戰爭。
西魏與東魏的北邙之戰。此役西魏大敗,僅僅督將被斬四百餘人,宇文泰辛苦建立起來的六鎮精銳也損失殆盡。為了防止東魏趁勝勢攻打西魏,宇文泰便命驃騎大將軍王思政東道行台。
王思政堅守城池,特地在龍潭大峽穀內設立了秘密基礎,儲存兵刃甲胄以及將士,以免洛陽城陷,河南盡失。
王思政花數年功夫,用人工開掘了十八座藏兵洞,這種藏兵洞可以容納千人,擁有著完備的營房、馬廄、以及糧倉等等。
鄭仁泰從鄭府逃出來,得知王仁表意外失蹤,很自然的想到左監門衛動的手,畢竟沒有敢對太原王氏嫡子下手。
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即出逃,有多遠逃多遠,稍鎮定細思一番,如此倉促出逃,實在沒有多少勝算。
倉促之下,鄭仁泰根本就沒有信心會有多少世族門閥以及門閥的私兵跟他出海為匪。
能拉出去一半人嗎?別說一半,恐怕十分之一鄭仁泰想想也懸!就算能拉走一半世族門閥的私兵,什麼都沒有準備,又如何在海外立足?最為關鍵的,王仁表不會輕易吐口。
如果招供,首當其衝的就是太原王氏,太原王也是核心主謀,一旦事泄,太原王氏十萬口恐怕活不下來幾個人,太原王氏在太原盤踞多年,跟世族門閥的積怨也深,一旦朝廷出麵打壓太原王氏,河東世族絕對不會容他們太原王氏東山再起。
這時候一定要鎮定!這年頭膽大妄為的人也不是隻有他鄭仁泰一人。雖說他鄭仁泰這次做的有些過分,但是這樣誰也不見得能幹淨到哪裏去!
鄭仁泰心想著:朝廷隻怕也不想天下再起變數,再說王仁表到底是給哪股勢力劫走暫時還不知道,萬一不是左監門衛呢?
人總是這麼奇怪,對於未來總有不切合實際的幻想。鄭仁泰此時就想著說不定事情還有轉機,眼下隻要做好萬全準備就行,什麼都不考慮就倉促舉事實在太不明智了!
然而,一個意外的消息卻讓鄭仁泰再次方寸大亂,趕緊將各個家族的代表召集起來共商大事。
等到各個家族的勢力代表來到龍潭大峽穀內的時候,鄭仁泰向眾人表達了這個仿佛驚天霹靂的消息。
“根據門下省的堂官傳來的消息,陳應要回從安西回來了!”鄭仁泰想起陳應,心中一陣顫抖。沒有辦法,陳應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候,打在李世民的七寸上。如今,陳應回來了。
封道言沉吟道:“這麼說,他是不準備談了?”
鄭仁泰沒好氣的道:“醒醒吧,和談隻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我們世族門閥的官員,請辭的人全部應允,並且派出人補上實缺,就沒有談判的意思。”
這次世族門閥損失慘重,一千多名官員辭職,最終結果是家族中多了一千多名深閨怨婦,事實上正是如此,傻子才不願意當官,而且是在監察力度有相當無的情況下,在唐朝當官多好,手裏隻要想,隨便都可以弄到取之不盡的利益。
薛元敬問道:“鄭公意欲何為?”
鄭仁泰惡狠狠的喘了兩口粗氣之後,這才強壓著怒火道:“事已至此,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事情搞大!”
溫大雅將目光投向了鄭仁泰問道:“你有什麼好辦法?直接舉旗起事?”
鄭仁泰壓抑著自己的憤怒道:“雙管齊下!各家也別想著保存實力了,把各自的影召集起來,再把相交好的折衝府那邊都使足了銀子,清君側!”
定了定神後,鄭仁泰才解釋道:“太上皇的監視是外鬆內緊,目前確實是不好辦,不過李元吉也不知道使了什麼手段,已經被解除了監視,我們先把李元吉控製起來,能扶太上皇複位就扶,實在不行,李元吉上位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薛元敬沉吟道:“要不要先與李元吉談談……”
鄭仁泰搖搖頭道:“不用談了,據塘報消息說陳應已經抵達了蘭州,最多半個月就能回到關中,咱們沒有時間了,十六衛還有不少咱們交好的人,在那裏使足了銀子,拉上他們一起清君側,殺了狗皇帝,擁立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