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真相真的很重要嗎?
李建成雖然臉上布滿寒霜,可是他心裏卻笑開了花。
雖然,他的計劃依舊是利用,陳應斬殺劉玄意的罪名,讓陳應被正法,從而完美地將陳應從台前移居幕後。
計劃雖然是計劃,不代表李建成心中就舒服。
現在好了,李秀寧替他出了這口惡氣。
“以下犯上。”
在封建時代,這可是十惡之一,就算新君登基,或者皇帝想要大赦天下,十惡都不在赦免之列。
表麵上,李秀寧在質問李建成,當不當殺?
其實,李秀寧真正的目的就是在質問滿朝眾臣。
隻要屁股沒有坐歪,在場的眾人誰敢說不應該殺?在場的文武大臣,他們都是大唐朝廷的既得利益者,享受的就是這個利益帶來的好處。
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這是秩序,也是綱常。
如果貴族可以隨意挑釁,肆意冒犯,那還是貴族嗎?還有特權階級的共性嗎?
一旦開了劉玄意這個口子,那以後還得了?
李秀寧非常滿意在場的大臣,特別是劉政會臉上仿佛如同便秘的樣子。
望著這一幕,陳應又喜又憂。
他喜的是,李秀寧終於開竅了,懂得用政治手段去解決問題了。
其實,陳應並不知道。
他其實想錯了。
李秀寧不懂政治?
當然不是,她不是不懂,而是裝作不懂。
李秀寧雖然是李淵的三女兒。太穆皇後竇氏,一生隻有五個孩子,四子一女,雖然她排行第三,卻是李淵的嫡長女。
嫡和庶的區別非常明顯,在李淵沒有登基之前,李淵三子三女分別成婚,事實上除了嫡長子李建成娶妻鄭觀音,妻族門第不凡之外,其他都不足而論。
特別是李淵的庶長女,嫁馮少師。可是這個馮少師既沒有郡望,也沒有門第,更沒有才名,雖然曆史留隻下隻言片語,說是李世民的親信,但是他什麼建樹也沒有,無非是依仗著長沙公主的身份進入了李世民的視野。
李秀寧則不是一樣,她的親生母親是竇皇後。
以竇皇後的聰明才智,她能不培養李秀寧嗎?
以李淵當時的身份,無論李秀寧嫁給誰,必須與李淵這個西魏八柱國之的一的唐國公嫡長女門當戶對。
李秀寧自從武德四年之後,脫離軍職,退居幕後,仿佛成了透明人。
然而,她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把滿朝文武懟得無言以對。
此時,眾臣的目光,都落在了焦點刑部尚書劉政會身上,眾人或是幸災樂禍。
或是滿臉擔憂。
或是神態怡然。
而陳應則不開心了。
他與李建成秘密執定的這個龐大計劃,最關鍵的是——陳應必須詐死。
一旦李秀寧利用這種方式,給他脫罪,反而會弄巧成拙。
李建成冷著臉,麵露譏諷之色的望著劉政會道:“劉卿,你是苦主,你以為如何?”
“我……”
劉政會作為刑部尚書。
他豈不知劉玄意確實有自尋死路之嫌。
劉玄意在長安城有自己這個當刑部尚書的爹,無法無天習慣了。
可是,長安是什麼地方?
這是天子腳下,別說是一個刑部尚書,就處是宗室王爺,誰敢橫著走?
左監門衛了解一下?
這是天子李建成的耳目,雖然不敢保證,左監門衛可以事無俱細,全部將長安城內的風吹草動都告知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