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歌心裏有些打鼓,是不是又說錯什麼了?他後悔自己有些衝動了,之前幾個人談的都是如何立足於工作、肯吃苦、甘奉獻之類的,自己大腦又是錯了哪根筋,非冒出這麼個故事,這是教化人的,與自己的身份大不相稱,現在大家一定笑話死了,“屁股決定腦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人們一定會認為這是辦公室主任操心的事,他操的哪門子閑心?
汪成功鼓掌,接著響起了一陣稀稀拉拉的掌聲。
汪成功說:“陳科長這個故事很好,比空洞的說教感染力要強,我們常唱的那首《團結就是力量》歌中,說團結是鐵,是鋼,比鐵還硬,比鋼更強。團結出戰鬥力,我們黨辦是一個團隊,如同一台機器,每個人都是其中一個部件,哪一個部件出了問題,就會影響機器的正常運轉,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有大局意識、全局觀念,不要斤斤計較個人得失。‘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我覺得我們這些機關裏的老同誌應該向陳科長學習,無論是說話還是作文章,要言之有物,切忌假、大、空;要善於用典,切忌官話、套話,自覺克服‘衙門作風’,勤於思考,敢於創新,才能不斷提高能力和水平,才能真正做到為領導分憂。”
陳楚歌沒想到汪成功會表揚他,他知道人和人之間的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現在他給主任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心裏不禁有些竊喜。
然而回到宿舍以後,錢飛就開始鞭撻他了:“我的大科長,你瘋了嗎?你把機關裏的人都得罪完了。”
陳楚歌不以為然:“我怎麼得罪他們了?”
“主任明的表揚你,就是變相的批評大家,你是出了風頭,但你想過今後大家對你會怎麼看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堤高於岸,浪必湍之。槍打出頭鳥,你就等著瞧吧。”
這話倒是有道理,陳楚歌心想機關裏的人未必像錢飛所說的那種小雞肚腸、心胸狹隘之輩,便說:“我不就是說了個故事嗎?何況這是書裏麵的故事。”
錢飛搖搖頭,說:“你想得簡單,並不是不讓你講故事,私下裏你想怎麼講都可以,但今天這種場合講就太不合適,也太不應該了。頭尾相爭,誰是頭?誰又是尾?你是暗示機關裏的人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其實這在哪個機關裏都存在的,人家都不說,偏偏你說,加上今天是新主任上任第一天,你就這樣赤裸裸地向他表忠心,大家今後還怎麼信任你?難保你不是機關裏的告密者?連我都跟著倒黴,咱們在一起,人家再也不會告訴我一些事了,因為怕我告訴你,而你的動機在他們眼裏是不純的。”
陳楚歌心想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僅僅憑一個故事就推斷自己巴結領導,這幫人的想像力也太豐富了吧?
“還有,你恐怕不記得‘口是心非’這個成語了,現在的領導都是這樣的,嘴上說的是一套,心裏想的是另一套,主任雖說當眾表揚了你,但你能擔保他心裏也是這樣想的嗎?他能容忍你比他更有水平嗎?再說機關裏團結不團結是你操心的嗎?你現在就把主任的心操了,說明你的野心一定不小,他難道不會防備你嗎?看來中學那篇課文《楊修之死》你一定沒有學好,你還是好好補補課,學會怎麼樣收斂一下自己,別太張揚了,否則你會死得很慘的。”
陳楚歌很喜歡楊修這個人物,那篇《楊修之死》到現在還能背誦出來,在他看來,楊修的過錯在於:一曰賣弄才華,鋒芒太露。楊修確實學識淵博,才華過人,但是綜觀楊修一生,並沒有在軍事上、政治上給曹操出過什麼奇謀良策,像郭嘉、程昱那樣,卻一味在“門內添活字”“一人一口酥”之類的小事上賣弄小聰明,以致一再遭到曹操的忌恨,埋下被殺的禍根。二曰恃才放曠,不知點檢。曹操“夢中殺人”本來是玩弄權術以掩人耳目的勾當,楊修偏偏要給他戳破,豈不是自找倒黴?至於擅自命令軍校收拾行裝,更是惑亂軍心,事關軍法,豈能亂來?三曰小事聰明,大事糊塗。表麵看來楊修是最知曹操心意的,夏侯惇也誇他“真知魏王之肺腑”。但是對曹操的早就“忌之”“惡之”“有殺修之心”,他卻一無所知,恐怕到死也沒有明白。參與曹氏家族立世子的鬥爭,本來就是做人臣的大忌,即使曹操不殺他,將來曹丕也不會把他放過,而他都毫無自知之明。曹操就立世子一事,問過謀士賈詡,賈詡就不敢表態,在大事上他顯然比楊修要聰敏多了。總之,楊修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是怨不得別人的。
錢飛見陳楚歌默不作聲,進一步說道:“一個人聰明有才華是好事,但是如果不能用到點子上,又不能謙虛謹慎,好事也會變成壞事。楊修就是這樣的,而你,談不上聰明,你知道散會之後大家怎麼議論你嗎?都說你是傻子。領導希望我們要創新,寫文章不要生搬硬套,可是公文的套路就是死的,全國都是一樣,‘三段論’框架裏麵說明文和議論文的邏輯組合體,也就是‘黨八股’,你見過哪篇報告裏麵會即興來一首小詩嗎?你別跟我說美國總統演說天馬行空,但那是在美國。在中國就得按中國的套路來。曾經有一句時髦的話叫‘摸著石頭過河’,可是咱們有石頭可摸嗎?誰先下河誰先死得成!禍從口出,言多必失。能進咱們機關的哪個不是人精?他們都不說,就你逞能,你不是傻子又是什麼?我當你是朋友,才跟你說這麼多的,讓你‘死’時也好做個明白鬼!”
陳楚歌說:“謝謝你!”
錢飛悻悻地說:“你是不是男人?幾棒子打不出一個屁來,怎麼一點脾氣都沒有?看來你還真是‘後浪’,我這‘前浪’被你拍死在沙灘上了。”
中午食堂會餐,陳楚歌看見段鵬飛那桌有一個空位,便走過去要坐。段鵬飛說:“這位子有人了,是我給錢飛留的。”
陳楚歌見郎紅衛那桌隻坐了幾個人,便要過去坐下,郎紅衛說:“陳科長,主任那桌還空了兩個座位,一個是秘書長的,另外一個是你的。”
陳楚歌見他陰陽怪氣地,便不想和他坐一桌,此時恰好張長武那桌有一個人稱自己最近不能喝酒,坐到了郎紅衛這桌,陳楚歌便過去坐下。張長武說:“你是‘後浪’,我們是‘前浪’,我們還是分開坐好,免得被你拍死。”然後他大聲叫著程幹的名字,讓他到自己這桌來。
史愛玉和朱惠幾個女同誌一桌,看見陳楚歌被大家排擠,便叫道:“陳科長,我這還有空位,你過來坐吧!”
陳楚歌便過去坐下。
朱惠說:“小陳,你別介意,他們是嫉妒你,因為你比他們肚子裏有貨,另外,你是新人,要想不被人排擠是很難的。作為大姐送你一句話:‘看得透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陳楚歌說:“謝謝朱大姐!”
史愛玉說:“機關裏就數朱大姐心腸最好。”
朱惠說:“別聽這丫頭的,我可不是老好人,我是實事求是。”
程幹路過這桌,故作驚訝地說:“咦,萬綠叢中一點紅,小陳,你還真有女人緣呐,我看機關裏的婦聯主席由你幹最合適,免得女同誌老是說我們男同誌不關心她們。”
史愛玉說:“你又不是婦聯主席,你操的哪門子心?”
程幹說:“有人連主任的心都操,你們女同誌的事情最好交給他,他也可以代表領導關心一下你們女同誌。”
陳楚歌知道程幹是在說他,但見大家都朝這邊觀望,議論紛紛,便低下頭擺弄手機,不理會這事。
酒宴開始了,黃建功並沒有出現,汪成功作了簡短的致詞之後,大家大吃大喝起來,場麵十分喧鬧。
畢竟是一年一度的聚會,機會難得,先是關係走得近的互相敬酒,接著就不分彼此了。陳楚歌知道酒是化解矛盾、增進友誼的最好媒介,於是也加入敬酒的大軍。他先在本桌敬了一圈以後,又去向張長武敬酒,張長武問:“在娘子軍那裏感覺怎麼樣?”
陳楚歌說:“還好。”
一桌子的人都笑了起來,程幹說:“女人是能容納男人的,尤其是像陳科長這樣的優秀男人。”
張長武說:“怪不得說肚子裏有貨呢。”
眾人又是一陣哄笑,陳楚歌心裏有氣,他想程幹真不是東西!難道你不是從你媽的陰道裏滾出來的嗎?難道是天下掉下來的、石頭縫裏迸出來的?作賤女人就連你媽一道作賤了。
陳楚歌知道“忍字頭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禍先招”,他想自己必須忍,於是又向程幹敬酒。
程幹有些不好意思,說:“不說不笑不熱鬧,我們和你開玩笑,就是圖個氣氛,你也別放心上啊。”
陳楚歌又一一向段鵬飛和錢飛等人敬酒,大家也都喝了,許多人又回敬他酒,陳楚歌一來一回,喝高了,還沒到洗手間就感覺胃裏麵翻江倒海,吐得一塌糊塗。
馬上有人把信息傳到酒桌上,大家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實在,酒品如人品;也有人說他傻,喝不了許多酒愣充英雄好漢,到頭來還不是自己吃虧?
下午不上班,錢飛又到楊燕那裏去了,陳楚歌睡了一下午,當他醒來的時候,天已經漆黑了。
他起床泡了一碗方便麵吃了,覺得心裏好受一些。窗戶上閃過一道亮光,陳楚歌知道有車開了進來,湊近窗戶往外一看,遠遠看見黃建功從車上下來,在明亮燈光的照射下,往常委樓走去。
陳楚歌用冷水洗了把臉,讓自己清醒一些。然後他扛起那廂葡萄酒,往黃建功的住處而去。
黃建功在家,看見陳楚歌扛了箱啤酒進來,沒說什麼,招呼他坐。
陳楚歌在黃建功麵前坐定,委婉地問他最近怎麼沒跑步了?黃建功說天太冷。
陳楚歌聽他這樣一說,知道自己又犯了一個錯誤,明明知道黃建功是什麼原因,自己也不會得到真實的答案,他就不該問這樣愚蠢的問題。
黃建功還像往常一樣,問了些他工作的情況,陳楚歌一一作答。
黃建功臉上的表情很平靜,說:“小陳,市裏畢竟不同於縣裏,對工作的要求更高,你要耐得住靜、冷、下、怨、孤、辱、譖、貧、屈,做到這九個方麵,你的進步是大有希望的。”
陳楚歌知道耐得住靜指的是什麼,“每臨大事有靜氣”,靜能明心,靜能清神,靜能生慧。安之若素,沉默從容,往往比聲嘶力竭更顯力量,“於無聲處聽驚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陳楚歌問道:“怎樣做到耐得住冷?”
黃建功回答說:“‘冷’,指遭冷遇、被冷落、坐冷板凳。在人生旅途中,‘冷’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逃避,都必須經曆的一個‘坎’,麵對‘冷’,弱者背上了心煩、失落、痛苦的包袱,一蹶不振;而強者‘自信人生二百年’,當那些隻是瞬間,能夠守住心理防線,在堅毅和樂觀中‘做自己的事,讓別人去說吧’。”
“怎樣做到耐得住下?”
“‘下’指職務的低下、位置的卑下。‘下’不僅能練身,更能煉心,耐得住下,透過處‘下’時世人的眼光、行為,可以更清晰地看透世事,更透徹地明了世事。”
“耐得住怨”的意思也很明了,就是要學會以寬容的胸襟和深邃的智慧對待埋怨、怨氣和怨恨,善忘怨恨之人是真正聰明、高明、精明之人,是真正的智者、慧者、能者,耐不住怨的結果是冤冤相報,既傷人,也害己。
“耐得住孤”讓陳楚歌想起一句詩:“自古聖賢皆寂寞,從來高人多孤獨”,不怕孤寂、不懼獨處、不畏孤獨,不是所有的孤獨寂寞者都一定能通向成功,但所有的成功必有一段寂寞奮爭的過程。
陳楚歌接著問道:“怎樣做到耐得住辱?”
“現實中不少人一受到別人的侮辱,便條件反射般地與人分高下、論輸贏,其實,衝動帶來的隻是惡果,麵對侮辱,如果冷靜而淡然,克製而思索,不是更加有益嗎?”
“怎樣做到耐得住譖?”
“要經得起惡意誣陷、中傷,當一個人想要堅持真理,想比別人做得好一些時,有時難免會受兩記莫名其妙的悶棍,對此,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隻要認為自己的做法合理,站得住腳,就堅持到底,不必理會那些閑言碎語,造謠、誣陷、中傷不但損害不了你人格的完整,還會使人們真正了解你人格的偉大。”
黃建功不等陳楚歌發問,繼續解釋說:“耐得住貧,對普通人而言,守住清貧就是守住本分,守住純樸;對為官者而言,守住清貧就是守住情操、守住高潔。耐得住屈,我們在漫長的人生中,沒有人不經曆委屈,忍受委屈須有寬闊的胸懷,倘若因一時的委屈放縱自己的情緒,圖一時之快,那麼傷害的不僅僅是你發泄的對象,也會影響你的人格完美。陷入委屈的漩渦,時間會虛耗,意誌會銷蝕。麵對委屈,關鍵是看你能不能學會一笑置之,將外界的委屈轉化為內心的力量,你就能超越他人,戰勝自我,無往而不利。”
陳楚歌覺得黃建功所說的這九個方麵囊括了他工作以來遇到的種種困難,給他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於是說:“謝謝秘書長送我這‘九字真言’,我一定牢記在心。”
黃建功走近陳楚歌帶來啤酒箱,看到裏麵是“拉菲”,冷冷地說:“東西你馬上拿走。”
陳楚歌解釋說:“是一個朋友送我的,我就拿來孝敬老領導了。”
黃建功有些生氣:“我不管你那朋友是幹什麼的,他送你東西有什麼目的,但我告訴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你馬上把這東西還給他,否則你今後就不要再進我的門。”
陳楚歌沒想到黃建功發這麼大的火,自己是弄巧成拙,連忙說:“我錯了,我保證馬上還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