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我身為女子,聽到此情此景,也被激得熱血沸騰,此刻又是悲歎又是憤慨,卻不知該說什麼好,隻是淒然道:“趙大哥你……”
他擺擺手,目光深邃:“我明白,你不必勸慰我。原本我隻想自恃一身武藝才學,謀個功名,就此老死一生,現在看來功名不過塵與土。恰逢如今天下群雄並起,好男兒就該如你般投身民族大業。千裏迢迢又如何?我趙普勝雖不是嶽飛文天祥那般的英雄豪傑,也要立誌誓除韃虜,元人不亡,天理何在!”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多少熱血男兒胸懷此誌,義無反顧地踏上這條生死未卜的反元之路,然而,縱使前方是血海迷途,也難以阻擋眾誌成城的民心。
小方一直插不上話,此刻聽得愣住,突然叫道:“這位叔叔真像個大英雄!”
趙普勝聽了十分高興,愛憐地拍拍小方的腦袋。
我亦深深望著他,激動道:“趙大哥往南想必是要投靠方國珍。方國珍其人我並不了解,但他反元已久,建樹不大,可見並非光複中華之才。我見你心懷雄誌,又有為官之才,不妨重返家鄉召集父老兄弟,組建一支自己的軍隊,來日野火燎原之時自會有英雄與你惺惺相惜。到時,大哥你的夙願可除矣!”
我這麼說,當然也有自己的私心,如此良將,若往北投靠林兒總好過投靠方國珍。他畢竟是安徽人,若真是有識之士,將來隊伍壯大之後劉伯父一定會注意到他,到時收為己用也在情理之中。
趙普勝聽罷,深以為意,讚道:“你說的不錯。想不到兄弟你小小年紀,卻也頗有見識。趙棠,我記下了,將來無論生死成敗,再相遇必要和你暢飲三大碗!”
他說罷朗聲而笑,我望著他的笑聲,心中卻不免悲戚。
蒙古人對漢人苛捐勞役不斷,更設下許多匪夷所思的法令:殺蒙古人償命,殺回回人罰銀八十兩,殺漢人卻隻用罰交一頭毛驢的價錢;漢人不能有姓名,隻能以生辰為名,不能有武器,違者嚴刑處之;蒙古軍官甚至享有漢人女子的新婚初夜權。在蒙古人的鐵騎之下,漢人的生活舉步維艱,天下哀鴻遍野。
我不禁喟歎,民心盡失,曾經縱橫南北、叱吒風雲百餘年的大元王朝,當真是岌岌可危了。
世道艱難,旅途疲倦,好在身邊有小方的逗樂解懷,有南北壯士的豪氣赤膽,著實讓我寬心不少。
沿途一直打聽劉基的下落,我才知道他近幾年一直在丹徒隱居,至正八年才重返人群,居於杭州。至正八年,正是台州起義軍方國珍起事的那一年,劉基一度在朝為官,又隱居深山,偏偏在至正八年再度出世,難道他還要助紂為虐嗎?
想到這裏,我心中遲疑,如果當真如此,此人實非世人所稱道的舉世良才,也絕非與我同道之人。
注:⑴史書上記載,劉福通攻取潁州的時間是四月初三,我又篡改曆史,皆因第一卷那些發生在雪夜的初戀故事,劇情需要,劇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