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促進裝備製造業的知識產權對策研究(2 / 3)

(1)隨著企業知識產權意識的增強,專利申請數量雖有較大幅度增長,但總體專利質量仍然不高,且存在大量“垃圾”專利;(2)大多數企業,甚至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創新能力較弱,甚至沒有自主核心技術;(3)有關創新激勵和知識產權促進政策不夠完善,不能有效激發企業或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4)知識產權法製環境不夠健全,造成知識產權侵權成本很低而維權成本很高;(5)知識產權服務體係尚不完備、專業人才不足,不能為企業提供很好的知識產權服務;(6)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仍很薄弱,特別是部分高層管理人員對知識產權重要性的認識不足,使得企業知識產權工作難以開展。

3 知識產權戰略對裝備製造業的意義

知識產權作為一個企業、地區和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標誌,其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企業的普遍認可。對裝備製造業而言,製定並有效運用知識產權戰略,對加快企業以及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麵:

(1)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我國裝備製造業目前仍處在奮力追趕期,市場競爭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更能凸顯其價值。裝備製造業企業通過知識產權戰略,能夠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引進現代企業管理製度,防止企業無形資產流失,充分發揮知識資源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國內外成功企業的大量經驗證明,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其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市場競爭優勢的關鍵。

(2)有利於提升裝備製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我國裝備製造業起步較晚、基礎較弱,在發展初期主要是走技術模仿與引進的路子,但是單純的模仿並不能獲得裝備製造業的真正發展,根本的出路仍在於自主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掌握。而裝備製造業作為基礎性產業,關乎國家經濟命脈,其發展對於國家的戰略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3)有利於帶動全社會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知識產權意識的增強。由於裝備製造業涉及範圍廣、門類多,且位於國民經濟的底層基礎位置,因此開展裝備製造業的重大項目研發可以帶動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從而帶動全社會科學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而裝備製造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加強也必然會對產業下遊企業乃至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產生示範和影響。

(4)有利於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縱觀世界工業強國無一不是裝備製造業強國,裝備製造業在發達國家的工業總量中均占有較大比重。這就導致了裝備製造業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展水平直接反映出一個國家在科學技術、工藝設計、材料研製、加工製造等方麵的綜合配套能力,並決定了該國國民經濟中資源配置的效率、產出水平的高低和其他各產業的競爭力狀況。因此裝備製造業在知識產權戰略促進下的發展對於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4 促進裝備製造業的知識產權對策

4.1 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知識產權社會保障機製

(1)推進知識產權興企興業工程。出台政策鼓勵規模以上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管理製度,明確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通過項目扶持等手段鼓勵企業從事自主創新研發工作;鼓勵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創新聯盟;支持企業通過購買、許可以及兼並、貿易等方式獲取知識產權,著力打造產業技術高地。

(2)加大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司法懲治力度,依法懲治各類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專項執法行動,要對知識產權違法犯罪案件高發的領域和地區開展集中整治;同時積極開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努力形成多元化的維權援助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