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技術升級
技術升級首先是一個投資的過程,而且這個投資經常要很多年才有回報,但是技術創新是多層次的,重大的創新可以得到國家的獎勵,可以解決企業的現實問題,值得我們投資。企業要加強創新驅動,每個企業都需要探求適合本企業發展要求的技術創新方法和模式。比如浙江企業的做法就值得我們借鑒,浙江中小企業的創新是非常強的,它們的創新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利用外部的資源,因為中小企業沒有那麼多的資金來建研發大樓和聘請高技術的人才,但是它們卻采用一種非正式的方式來利用外部的公共資源,包括公共的科研院所,加強和這些單位的合作,利用它們已經有的成果。另外再結合企業本身的具體環境和具體的技術特點,請科研院所的技術人員來協助和指導,引領企業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對技術進行升級和改進,達到既注重經濟效益又保證工人工作健康安全的
要求。
2.2 資源匹配升級轉型
一方麵是主要考慮成本的節約,可以把企業遷移到西部或者省內相對比較落後的地區,因為那裏的土地比較便宜,勞動力成本也比較低。另一方麵是向資源利用成本低的地方轉移。比如做光伏的企業的耗電量特別大,陝西、內蒙古的資源利用成本比較低,可以向這些地方轉移。百度是眾所周知的企業,但它的能耗相當高,相關部門已經在考慮把服務器慢慢地向內蒙古轉移,把服務的軟的那部分留在北京,以此來降低整個企業的成本。
2.3 管理升級轉型
在管理方麵我們一直談科學管理,大企業這方麵接受得好,但是中小企業實施得並不完整。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我國的經濟發展是粗放式的發展,中小企業的重心大多放在生產和銷售的增長方麵,它們來不及談科學管理,但是在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和國內經濟形勢下,我國的中小企業不得不實施和落實科學管理,僅僅注重企業的利潤和工人的工資是不夠的。中小企業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包括企業生產運作方麵的信息化、員工之間以及員工和領導之間的溝通信息化;要做好企業的風險控製工作,特別是依靠出口的製造業,要注意國際形勢變化和國際貿易變化帶來的風險;中小企業也要製定自己的戰略規劃,設計自己長遠發展的路徑。
參考文獻
[1]郝敬鑫,萬智.全球價值鏈背景下中國企業的升級路徑探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0,(8).
[2]吳向鵬.中小企業升級發展的路徑選擇與政府支持
[J]中國發展觀察,2010,(2).
[3]毛蘊詩,吳瑤.企業升級路徑與分析模式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4]徐世剛.我國中小企業在低碳經濟製約下的升級與轉型[J].當代經濟研究,2012,(1).
[5]李生校,朱誌勝,範羽佳.技術能力、營銷能力對中小企業升級的影響機製——基於浙江紡織企業的實證研究[J].紹興文理學院(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
作者簡介:徐繼燕(1980—),女,四川南充人,西華師範大學數學與信息學院教師,講師,研究方向:經濟
管理。
(責任編輯:周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