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善良成就和諧之美(1 / 1)

在我接手辦理的案件中,有這樣一個賠償案件讓我一直心存感動。它讓我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善良,並看到了因為善良而換來的和諧之美。

五年前,一場悲劇降臨到農民王鐵栓家中。21歲的兒子,把摩托車借給朋友,結果朋友將騎自行車的劉某撞成了植物人。肇事的朋友從此失蹤,劉某的家人把王家告上法庭,王家因此承擔20萬元的巨額賠償。按照街坊鄉裏的說法,這事本不該由王家負責,但法庭在沒有證據可以證明另有肇事者的情況下,隻能按判決執行。從此,王家開始了漫長的賠償之路。

王家沒有怨天尤人,推卸責任。他們抵押了房子,四處借錢,全家人收廢鐵、撿破爛,勒緊腰帶,節衣縮食想盡一切辦法來賠償。五年來,他們隻是在每個除夕夜才包上一頓肉餡餃子,平時幾乎吃不到肉。後來,劉某和妻子相繼去世,劉某的三個兒子要去外地打工,他們把年邁的爺爺、失明的奶奶送到了王家。王鐵栓認準一個理兒,如果兒子不買車,不借車,就沒有這個事,出了事就要承擔。王家把兩個老人當親人養,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老人受了感動,回家對孫子說:“就當你們的父親生病死了。”主動要求法庭另作調解,王家一次性付了8萬元,了結了此案。

我辦理的案件有了結果,但法庭之外的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王家在賠付了8萬元之後,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而這時,劉某的三個兒子又主動開始替他們還債,兩個年邁的老人也和王家有了割舍不掉的情感,王鐵栓幹脆把他們接到家裏,當自己的親生父母來養。而劉某的三個兒子,也把王鐵栓當成了異姓的父親。兩家人像一家人一樣,其樂融融。

兩個無辜的家庭,兩種無奈的不幸,但憑著一樣的善良,最後實現了動人的和諧。如果換個版本,王家憑什麼要認這個茬?劉家為什麼要善這個後?釘對釘,鉚對鉚,弄得兩敗俱傷的前例,並非沒有。要說委屈,誰都有委屈的理由;要說泄憤,誰都有泄憤的辦法。王家、劉家,還有肇事而失蹤的朋友家,完全有可能鬧得天翻地覆,也有可能結成世仇冤家。然而,鬧得天翻地覆了,誰家能有好處?結成世仇冤家了,誰家能得善果?本來是一個解不開的結,因為王鐵栓退了一步,整個事態變得柳暗花明、海闊天空。

圓滿的結局是王鐵栓用善良換來的。善良可以讓一個人變得無比堅強,善良可以化解人世間喧囂不止的紛爭,它是一味良藥,可以為靈魂止痛,使人心平靜;它是一支畫筆,可以潑墨揮毫,勾描世界的和諧之美。

善良是世上最柔軟的力量,它為我們帶來無盡的人間溫情的同時,也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心的壁壘。善良可以讓靈魂變得更加高尚,讓胸襟變得更加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