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是最美的素質(1 / 1)

去年的春天,我們租車從格爾木去那曲,給我們開車的司機叫桑吉。桑吉是一個很粗獷的漢子,他漢語講得有些生澀,話不多,聲音很粗,每一句話從他的嘴裏說出來,都帶著風沙打磨過的蒼勁。桑吉沒有上過學,17歲就開始在青藏公路上跑車,他的駕駛經驗非常豐富。那天,恰好萬裏晴空,路況不錯,他加快速度在美麗的青藏公路上飛馳。

青藏公路兩旁的風景非常的壯美,湛藍的天空,漫青的草地,令人沉醉。但是,我們卻因為過去數日的奔波而早已經身心疲憊,於是窩在車座上酣睡起來。隻有桑吉,雙目炯炯有神地開著車奔馳在無盡風景之中。

也不知道經過了多久,我們在一陣急刹車中醒來。我們都嚇了一跳,從座位上直起身來。我問桑吉:“出什麼事了?”

桑吉豎起指頭“噓”了一聲,然後指著前方說:“瞧,藏羚羊!”我向前方看去,頓時驚訝,果然是一群藏羚羊,它們正在公路旁徘徊。我這才明白,原來我們已經到了楚瑪爾河附近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而今正是6月,這些羊群正在試圖越過青藏公路,向可可兩裏的西部遷徙,它們要到美麗的卓乃湖、太陽湖去產下羊羔。這是一大群藏羚羊,約摸有上百隻,它們不停地站在公路旁邊猶豫,猶豫著是不是要穿過這道人為屏障,去他們向往的棲息地。

等了足足二十分鍾,我們終於看到了一隻高大的羊第一個上了公路,我們斷定這是一隻頭羊。它獨自站在公路上向四周張望,其中有一個眼神就落在了我們的車上。我們的車早已經熄火,連同我們的呼吸都變得安靜起來。頭羊開始猛地一步躥過公路,站在了公路的另一旁。又張望了一下四周,似乎確定沒有任何的危險之後,它又一次悠悠地回到對麵的羊群之中。它在羊群之中,轉了一圈後,羊群開始喧騰起來。

片刻之後,我們看到它開始試圖帶著羊群穿過公路,它站在公路的中心,像一個家長一般看著自己的孩子們經過公路。但是其他的羊卻還是猶豫著,腳一點一點地踩在柏油路麵上,不停地試探著這陌生的“土地”。頭羊似乎不太滿意他們的表現,咩咩地叫了兩聲,其他的羊終於鼓足勇氣越了過去,緊接著羊群開始排著隊穿過馬路。

隊伍行進得很順利,但是這個時候,忽然有幾隻小羊停在公路旁淒涼地叫了起來,顯然這是幾個膽小的孩子。頭羊走了過去,用舌頭舔了一下其中一隻小羊的腦袋,那個小羊會意,就提著蹄子上了馬路。可就在這時,小羊腳一碰到黃線,就猛地癱倒在地上。它被這黃色的線條嚇趴在了公路上。於是,我們又聽到了頭羊的帶著憤怒的叫聲,它的叫聲響過,那小羊一下站起來,穿過了馬路,而其他的小羊也一齊穿了過去。

花費整整快一個小時,羊群終於穿過了幾米寬平坦的青藏公路,如同穿過了它們心中的昆侖雪山,然後歡快地撒蹄遠去。我們提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就在這時,四處忽然響起了幾聲喇叭,我猛地同頭一看——天哪!我們的車後不知何時已經被各色的車輛排成長龍,而他們的到來居然悄無聲息,令我們毫無察覺。

原來,大家都和我們一樣,在悄悄地為一群藏羚羊讓路,而一讓就是一個小時。

我問桑吉:“你們平時都這樣給羊讓路嗎?”

桑吉用粗獷的聲音回答說:“是的!有時候得讓小半天,一定得先讓它們過去。這羊可都是去產仔的,都是‘孕婦’啊!”

車裏響起了笑聲,隻是每一個人的笑聲中都帶著一種深深的肯定。因為我們都看到了藏民對動物的友愛。他們深深愛著這片土地上的萬物,將山川、河流、土地、雄鷹都奉為神聖,隻有自己是卑微的。小小的藏羚羊,被他們稱為“神物”,他們甚至認為隻有有福之人才能看到這可愛的動物。他們為它們讓路,一讓就是一個小時,甚至小半天。

我被他們的行為深深地打動,這是我有生以來所見識到的最美的“讓路”。

那個時候,我忽然想起一位在澳大利亞生活過的朋友曾告訴我,他在澳大利亞經常碰到司機給經過公路上的動物讓路。他曾用這樣美麗的“讓路”諷刺國內不愛讓路的交通詬病,然後很神秘地告訴我那種給動物讓路的精神源於澳大利亞人一種美好的素質。我一直不理解這種所謂的“美好的素質”是什麼。而今,我卻猛然明白,原來這種“美好的素質”不是別的,就是愛!因為在西北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就連一個普通的藏民司機,都能等上半天為一群藏羚羊“讓路”,這種素質不是源於愛又源於什麼呢?

我幡然醒悟:我們總是在不停地談論著素質,並將素質推演和細化到一顰一笑,一個彎腰,一聲謝謝……這世間最美的素質其實並不是別的,而是你那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愛!

真正的善良,並不隻是口頭上的關懷和同情,而是發自內心的關切、設身處地的理解。善良並不是古董,緊緊收藏在心間隻會讓它變得毫無意義,隻有將它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才能使它的價值和意義得到充分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