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你,和你一起跑。”
於是葉一超就是站著不動,極有耐心地站在原地等著她磨磨蹭蹭地跟上來。
唐宓心中感慨難言,隻能加快速度一聲,跑到他身邊,兩個人在晨光中並肩慢跑,清香的草木香氣掠過耳際。
“我聽趙老師說,你今年不打算再參加聯賽了?”
每年的數學聯賽十月份開始,是參加全國數學奧賽的敲門磚,如果唐宓要參加,也要早些做準備了。
“是的。”
“為什麼?”
唐宓猶豫了一會兒,才回答。
“我覺得有點力不從心。”
葉一超輕轉頭看她的側臉,公平地指出事實:“可你去年進入了冬令營。你高中之後才開始接觸奧數,才兩年時間,有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出色了。為什麼不再堅持下去?一次受挫,有那麼要緊嗎?”
她知道葉一超心直口快毫無惡意,說這話的本意也是在誇讚她,但可她就是不想從他嘴裏說出來。上位者對下位者的鼓勵,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憐憫也是嘲諷。
唐宓嗓子發幹,隻能苦笑一聲。
“我隻是覺得,也許應該換一個方向努力吧。”
“換一個方向,是什麼意思?”
“競賽和高考不可能兼得,準備競賽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可能會耽誤高考複習。我還是老老實實準備高考比較好。”
“高考的話,你也沒問題,不過——”
葉一超自言自語般的說完,又看著她,“那你準備考京大還是華大?”
唐宓沒有直接回答。
宣州中學每年大約有三十多名學可以考入京大和華大這兩所全國最好的大學,唐宓的成績通常在年級的前五名,考西大和華大是十拿九穩的事情——更何況她的CMO成績還可以讓她獲得加分。
葉一超沒想到這樣簡單的問題她居然沒有回答。他愕然地看著她:“怎麼?你還想考其他學校?”
“也不是……”唐宓抿了抿唇,“我還沒想好。”
“會有什麼沒想好的?”葉一超匪夷所思,“假如你一定要選擇高考,你上了什麼學校的分數,就進什麼學校,這不是很簡單?”
一切事情,從葉一超嘴裏說出來,都很簡單;但是,生活到底不是數學題,可以一眼就看出最優解。
唐宓沒有回答,把話題引開。
“我再想想。不說我了。你呢?明年能直接參加IMO嗎?”
“不會那麼容易。可以直接參加今年的冬令營,但明年還是要再選拔一次。”
那就是十拿九穩了。依照以往的慣例,但凡高二階段參加IMO可以拿金牌的學生,高三時基本上都能入選IMO團隊,至今為止,幾乎沒有例外的。
“你怎麼在學校晨跑?我記得你一直是走讀生?”
“這學期才住校的。我爸媽工作都很忙,回家了也沒人做飯。我想幹脆住校,還方便一些。”
“也是。”
“他們回家的時候,我就回去。”
學校的生活雖然單調,的確至少免除了做飯吃飯的後顧之憂。當然,對葉一超這種已經確定保送資格的人來說,在不在學校念書都沒什麼要緊的,但他還是和其他學生一樣,每天照樣上課上自習。所以他才會成功,獲得巨大的榮譽。成功的人總是有裏有的。
晨跑的時間也就一刻鍾,兩人慢跑了四圈之後,早操的巨大音樂聲陡然響起,那聲音大得簡直可以敲碎同學們鼓膜,回蕩在偌大校園的每個角落——而遠處的男女生學院中湧出了打量睡意朦朧的同學們,大家也陸陸續續彙集到了操場。
片刻之後,宣州實驗中學兩千人彙集到了操場之上,暗淡的天光慢悠悠的亮起來,唐宓高三開學之後的第二個星期,終於慢慢到來。
高三和高一高二是一道殘酷的分界線,如果說高一高二的壓力還沒有那麼大的話,一到高三,壓力和焦灼席卷而來。學校裏流傳著一句老話道,一入高三,如同進入鬼門關,完全不是虛言。
同學們做操都認真得多,吃早飯似乎也加快了速度,隻為了早早回到教室裏提前預習。
宣州中學的高三年級有十一個班,文科三個,理科八個班,而八個理科班中,又有兩個實驗班。兩個實驗班的同學們都是成績最好的那種,在外人看來,都可以稱一聲“學霸”。
唐宓和丁霄霄是同桌,和丁霄霄討論了一道數學題目之後,第一堂課也要開始了。
周一早上的第一節課是班主任語文老師何老師的課,她提前了十分鍾進入教室,並且,並非獨自一人進屋,她笑微微對全班同學說。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新同學。”
何老師把“新”字咬得很重,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視線。同學們紛紛抬起頭來,恰好看到何老師對門口的一名高個的男生比了比手勢。男生單肩背著書包,穿著白襯衣和直筒牛仔褲顯得雙腿又長又直,他腳上穿著白色運動鞋,一點灰塵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