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時,麵對滔滔的瀾滄江,背靠美麗雄壯的梅裏雪山,仰頭望滿天繁星。曉敏,此時此刻不知你是否也抬頭看著天上的星?三毛說:’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在這裏我把沙粒換成天上的星星:每想你一次,天上就多一顆耀眼的星,從此你的黑夜都是滿天繁星……”
揮別瀾滄江,翻完險峻的覺巴山,就是“第一高峰”東達山埡口。離它不到五公裏,爬坡路上我就被高原反應折磨得死去活來,頭如針紮般疼。我隻能閉上眼仰著頭往前衝,咬牙堅持,看著碼表數值緩慢地一米一米增加。當爬上海拔5008米的東達山的那一刻,我將單車重重地摔在地上,刹那間眼淚奪眶而出。
“曉敏:或許在這種時刻,才能發現自己真正所想的,想要的!我第一時間撥通了你的電話,與你分享此刻的心情。聽見電話那一頭你的聲音時,我已激動得語無倫次:’想你了!等我回來我們就結婚吧!‘
今天是我此生難以忘卻的一天。沒有過不去的坎,以後再碰上什麼苦難坎坷,都會想起今日翻越東達山的苦難。也許越是承受過大的痛苦和壓力,越是能讓人終生難忘、記憶猶新……9月9日於左貢縣城”
出了邦達,翻越海拔4658米的業拉山埡口後,便可看見著名的“怒江七十二拐”。這些拐又急又陡不說,大多都是U形彎,一不小心,怒江就在下麵等著你。“曉敏,我不想過多形容路有多險要、多艱難,隻是體會到了人在遇到危險時身上會迸發出強大的能量去克服,任何時候都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我寫了一首詩《上路,路上》:如果你在路上,跪下,俯身,朝拜,磕頭,為浮世種種讚歎、折服,不要回頭。擺脫金錢的森林和欲望的魔獸,戰勝撩人的孤獨和放肆的懦弱,信仰是永不磨滅的火炬,就在路上!”
9月26日,我終於抵達最終的目標--拉薩。在經幡飄揚、朝聖者一步三叩首的白天藍天下,我終於明白:愛情也需要虔誠和信仰。我在第28封情書中寫道:“曉敏,倉央嘉措寫給瑪吉阿米的情詩已成為經典,我也把它送給你:奪我心魂的人兒,若能夠相守到老,仿佛從大海深處,撈上來奇珍異寶……”
一個月時間,我終於結束了汗水與淚水交織的騎行之旅,也翻越了心中的大山:對感情的焦灼、不安;對都市生活的焦慮、彷徨。我也重新認識了自己。
9月29日,我坐火車回到潛江。在車站,曉敏一身紅裙,永遠是我喜歡她的樣子。而我一身塵土,臉上被紫外線曬得黑黝黝的。看著我又黑又瘦地走到麵前,曉敏淚水長流,我倆擁抱在一起。隨後,我倆直奔潛江市民政局登記結婚。在回去的路上,曉敏對我說:“為了保佑你平安,我已經一個月沒吃肉了。”聽到這話,我把她的手握得更緊。
9月30日,在婚禮上,我當著親朋好友的麵,單膝跪地,雙手托起蓋滿郵戳、簽滿祝福的手繪地圖,向她真誠宣誓:“曉敏,我們在一起整整十年,一起經曆了許多,也改變了許多,但是不變的,是一顆愛你的真心。有人說,求婚要用大鑽戒,而我用一個月時間完成了這件特殊的結婚禮物,也證明了對愛的執著和對未來生活的態度。現在,請你做我的妻子好嗎?我願用一生的時間,去證明我對你的愛……”曉敏無語凝噎,不住地點頭。
婚後,我和曉敏選擇去重慶度蜜月。我斷斷續續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整理我滇藏線的行程,並畫了三百多張手繪圖來記錄路上的點滴。
2013年10月,曉敏懷孕了。這年底,我們辭掉杭州的工作,回到潛江,我準備開一個藝術工作室,做創業前的準備。2014年7月,曉敏生下女兒,我給孩子喂奶、洗澡,很從容,是個合格的“奶爸”。我將騎行繪本和部分情書發在“天涯”上,感動了千萬網友。一個月後,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了這本帶繪圖的《滇藏線上的情書》。在書裏,我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十年的愛情長跑,已化作心有靈犀的相濡以沫。我們都已抵達彼此生命的內核,就像我去抵達布達拉宮,是為了直麵內心的選擇和疑問並最終尋得答案,滿是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