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押歲貢入遼(1 / 2)

其實機會還真有,日昌隆正在準備歲貢,大宋朝每年向遼國歲貢的娟,本來今年由於徽宗皇帝決心向遼國開戰而準備取消歲貢,但由於蘇彩兒在京城的運作,以及原戶部尚書,現在的宰相劉正夫的堅持,又決定繼續往年的采購了。

這一批歲貢要比去年多出十萬,因為遼國建議將十萬歲銀衝抵十萬娟,於是就變成了三十萬娟,采買歲貢的時間上又向後壓了壓,本來定於春季給遼國的歲貢,隻好推後到秋季之前。

日昌隆以往的歲貢娟由於是由朝廷采買,交貨之後就不管了,今年確實不同,這一次朝廷不負責押運了,而由日昌隆親自負責,也就是說,朝廷省了一筆運費,而日昌隆不得不捏著鼻子接受,可見每年的歲貢對日昌隆的影響,他們的危機感很強。

而這恰恰是肖明的機會,為了替蘇彩兒分擔壓力,肖明決定承擔此次押運任務,同時借此機會先將遼國和金國的商業框架確定下來,正好還有太平鐵廠接到的金國訂單,遼國和金國現在都在竭盡全力要弄死對方,仗會越打越大,這個戰爭財肖明肯定要發。

還有幾個月時間歲娟才會起運,日昌隆正在準備貨物,他們現在的資金也很緊張,原因是日昌隆從天竺引進的棉花種植,為此他們兼並了大量的土地,用以推廣棉花種植,這在肖明看來絕對是愚蠢之舉,兼並土地雇人種植還不如不要藏私小氣,將棉花這種經濟作物無償的向農民推廣的來的有效益,為此蘇彩兒和元老會爭執不下,氣的撂了挑子。

日昌隆大掌櫃稱病不幹了,每日和沈瓶兒兩人找肖明去玩,日昌隆元老會非常無奈,元老會這些人很多都不在杭州居住,有的住在蘇州,江寧,揚州等地,現在全都被拴在杭州了,於是有人建議,將日昌隆總部遷到江寧去。

蘇彩兒對此不屑一顧,仍舊裝病,她十四歲就執掌日昌隆,知道整個日昌隆的根基在哪裏,人氣方麵自然比那些老頭子要強,現在日昌隆各地方的分號和機構大都是年輕人,而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蘇彩兒提拔委派的,元老會很可能低估了蘇彩兒的影響力。

攤子大了本就不好管理,這一點肖明是深有體會,他也懶得去操心日昌隆的事情,他需要的資金,就算不通過日昌隆元老會,蘇彩兒也會給他提供,隻要不是數額太大的話,再說還有沈瓶兒這個幕後的“大會記”在,賬目上事情更簡單。

趁此機會,肖明陪著丁建鵬將科研基地的規劃,再次進行了確定,依托於烏龜山還是依托於肖明拿下的杭州灣港口基地?兩個人實地跑了很多趟,最後還是確定下烏龜山,但港口基地到城西鐵廠之間,肖明再下一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修路。

現在修路可比原來複雜多了,因為肖明給出標準可不低,要能夠經受重力耐壓的考驗,還要起到防水作用,並且便於維護,不是簡單使用青磚青石就能鋪起來的,可是肖明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現在手裏有東西,那就是水泥預製板!

現在的混凝土需要內襯鋼筋的,但肖明造的水泥預製板內使用的則是竹子筋,如果隻是鋪路所用,竹筋的預製板完全能夠勝任,他在焦崗湖的蓄水引流工程才使用的是鋼筋,所以第一步,肖明在烏龜山先把水泥燒造場給建了起來。

這種事情十天半個月就能完成,耐火磚都是現成的,豎起窯爐就行,顧守貞現在忙於弓弩的製造,鐵廠一時抽不出人手,肖明就再招人,現在杭州城附近鄉鎮剛經過戰亂,許多人無家可歸,流民日多,隻要能管一口飯,願意打工的人還是很好找。

同一時間,肖明派出人手跟隨丁建鵬,將他確定下來的硝石礦脈的礦石成批的運來,丁建鵬想在短時間內完成硝石的提煉,這方麵也需要一些專業人手,於是就出現了很奇怪的一幕,顧氏煉坊書寫了一張很大告示,在杭州城內四處張貼,上麵寫著高薪招“煉丹方士!”

現階段從硝石中提煉硝酸,還無法使用“氨氧化法”首先合成氨的問題就無法解決,使用電弧法就更不用去想,丁建鵬於是采用的是:公元八世紀,阿拉伯煉金術士賈比爾?伊本?哈揚發明的幹餾硝石法來製取硝酸。

這種方法得到的硝酸濃度不高,但可以通過反複蒸餾來獲得高濃度的硝酸,有了硝酸則一切就都好辦了,肖明本來對此非常上心,也很好奇,去丁建鵬的實驗室觀看了幾次,但最後不得不捏著鼻子跑了出來,這個味道實在是太嗆了!

硝化炸藥算是有一點眉目了,水泥燒造場也已經上馬,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肖明於是偷偷的與墨家的幾位大匠接觸,現階段肖明還無法調用日昌隆和墨家的資源,隻好通過私人的關係,從墨家的工匠當中做一些人才方麵的儲備,好在這方麵宋蕪和蘇弻二人還是比較支持的。

這一日老朋友來訪,楊震楊子發帶著自己的兒子楊祈中專門來找肖明,楊震因為這次平定方臘名叫叛亂立了大功,被提升為西軍步軍副都指揮使,官生三品,重回折可存西軍序列,不日就要去西北上任。

楊震的功勞在於訓練了一隻人數不多,但攻擊力極強的“神弩兵”這次平叛幾次的攻堅戰都有建功,連他十六歲的兒子楊祈中都有戰功,禁軍內提為武騎尉,而正是他向自己的父親提議采用肖明的精兵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