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又是盛大的篝火晚宴,慶功宴當然是為蕭明準備的,他不但搶回了阿古魯少爺,而且僅憑兩千人全殲了金國五千人的騎兵,可是說是立了天大的功勞了!
大帳之內,蕭明與蕭畢壤進行了一次深談,蕭明不但要與烏槐部進行馬匹貿易,還不花錢,乃是易貨貿易,蕭明提供烏槐部落所需的茶葉,食鹽等,這位無疑是搶了經常來部落做生意的漢人的生意,但這些事情,蕭明完全交予牙行幫去處理,他們就是幹這個,反正有這些中間人在,任誰都不會吃虧,大家都是贏家!
其實蕭明更看重的是整個烏槐嶺的礦脈資源,這裏傳說的金礦對蕭明更具吸引力!如果進行易貨貿易的過程中,契丹人覺得吃虧的話,蕭明答應對方可以用特殊的礦石來交換。
對於蕭明的要求,蕭畢壤全都答應,隻有一條,那就是蕭明必須帶領他們奪取安平城!蕭畢壤注定要奪取安平將金人的威脅減至最小,話說回來了,其實安平城本來就是烏槐部的城池,那是大遼國皇帝親自賞賜的,上次上京之戰時,被金人順便奪去了,奪回來也是天經地義的。
整個烏槐部能夠動員的能戰之士大概也就是三萬多人,加上一些依附的小部落最多也就是五萬多人,這點人如何能打下安平城?
根據遼國的兵製,遼軍大體分為宮帳軍﹑部族軍﹑京州軍和屬國軍。宮帳軍﹐徵集直屬皇帝的著帳戶壯丁組成﹐是契丹族親軍﹐供宿衛和征戰。部族軍﹐主要由契丹其他的部族壯丁組成﹐供守衛四邊。以上兩種部隊是遼軍的主力。京州軍﹐亦稱五州鄉軍﹐徵集五京道各州縣的漢族﹑渤海族等的壯丁組成。屬國軍﹐由臣屬國壯丁組成。後兩種部隊為輔助兵力。
烏槐部的戰鬥人員肯定屬於部族軍的範疇,這些人是部族內部的戰鬥人員,平時從事放牧生產,戰時應征參戰,自備馬匹武器等,整個遼國的軍事機構基本上就屬於一個預備役製度,可以做到全民皆兵。
遼國大都是以騎兵為主,士兵們平時遊獵的時候就相當於訓練了,這在肖明看來基本上就跟沒訓練是一樣的,契丹人驍勇善戰,但卻戰不得法,與騎兵嚴重不足以步兵為主的宋朝軍隊對陣,倒是可以取勝,但對陣女真騎兵的時候,由於武器和戰法的不得當,造成了一敗再敗的局麵。
鑒於此,蕭明表示,要打安平城沒問題,但是戰士必須要經過訓練,上次兩千戰五千靠的是戰士們抱著必死的決心打的,你不能指望每次戰鬥都是這樣,所以必須要訓練,這種訓練就是要演練幾種真正的騎兵陣型。
要整個部族的青壯年全部脫離生產而參與訓練,這就要靠老族長和一幫長老的權威了,動員令下達之後,整個部落的青壯年男人全都帶著兵器和馬匹到中心的石台大帳集合了,出乎蕭明意料的是,這些人大都很興奮!
“要打安平城了!可以將那些女真蠻子趕走了,這真是太好了!”抱著此類想法的不在少數,而大多數人反正習慣了,原來契丹人征伐四方的時候就是這樣的,這次為的是自己的部落而戰,更應該出人出力,契丹人的血性大概如此。
對於蕭明,大多數人很是很好奇,這段時間關於他的傳說簡直太神奇了!這裏麵有對他熟悉的人,又不熟悉的人,熟悉他的人已經對他達到了某種神話的崇拜之中,但大多數人隻是對他很好奇。
蕭明騎著赤玉聰在這群人麵前轉了一圈,似乎有魔力一般,眼前這個紅眉毛的年輕人,跟他的坐騎一樣,立刻給了契丹人無比的信心。
接下來的訓練很簡單,蕭明就是要把這幾萬人變成一個巨大的磨盤!五萬多人中,蕭明還是挑出來三萬多人的精銳,剩下的一萬多人作為輔軍,運送糧草和作為弓箭兵使用,著一些人多是一些老弱,但恰恰這人的箭法卻是最棒的。
騎兵進攻要講究梯次,波次和層次,這都是這些契丹人所不了解的,那是十七世紀以後作為職業化的騎兵部隊才能掌握的技巧,而現在蕭明卻將這一技巧教給了十二世紀初的遼國騎兵,這支隊伍將來造成的破壞力簡直無與倫比!
在原有楔形箭頭模式的下,蕭明又安排了幾個疊加的箭頭,這樣可以做到層次,外層的箭頭使用鐵矛,內層的箭頭使用彎刀,波次和梯次全都照顧到,箭頭和箭尾結合成一個巨大的圓圈,形成一個巨大的磨盤,甚至大磨之內還有小磨!蕭明不禁感歎,這些人現在就是一個真正的戰爭機器了!
十天之後,五萬大軍開拔直接進逼到安平城下!安平城駐有金國女真的騎兵五萬多人,由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第二個兒子,完顏宗慶率領,完顏宗慶比起自己的幾個兄弟,宗翰、宗望等人來說,是最無能的一個,但他好歹也是金國的二狼主啊!
這一日聽聞有敵來襲,探馬來報,說是契丹烏槐部的五萬騎兵前來進攻安平城,完顏宗慶連忙召集左右研究對策,大巫師阿布達說道:“看來這次蕭畢壤當然是衝著我來的!二狼主,您看,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