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古敵烈統軍司(1 / 2)

消息傳來,蕭明立刻向西京報急,天祚帝又開始著慌,本來要在遼河平原上舉行的春倷缽大會還是不是繼續舉行,又成為問題了,左右文武百官和王公大臣都是束手無策,眼下兵力緊張,實在也拿不出兵力來支援蕭明,而蕭明手裏十萬兵馬幾乎就是遼國最後的兵力依仗了。

難道要派出皇帝親兵衛隊不成,天祚帝身邊除了飛虎飛豹飛熊三隻羽林軍的宮帳軍以外,就剩下幾千最衷心的斡魯朵衛士了,耶律延禧心中也知道,衛戍西京的北樞密院和北院大王耶律餘睹手中還有幾萬禁軍,這些人如同南院的兵馬一樣都是不可能完全信任的,看來隻有派耶律餘睹前去支援了,也趁此機會消弱他們的實力。

這樣的招數根本不可能是天祚帝想出來的,而是蕭奉先出的損招,而蕭明一係是天祚帝提出來對抗北院和南院兩方勢力的棋子,可是蕭明手裏卻沒有兵馬,南院兵馬是需要時間才能控製的,隻有將耶律純先的勢力慢慢消磨掉才能控製整個南院兵馬。

但時間上也不等人,金兵的步步緊逼,迫使讓蕭明啟用南院的兵馬,看來蕭明手裏一日無兵,天祚帝一日心中不得安寧,這裏麵還牽扯了皇後蕭咪咪的原因,蕭咪咪自大進宮以來,刁蠻的脾氣還很對天祚帝的胃口,竟然對她百依百順,疼愛有加,自己的大舅哥正在為自己抵擋金兵,可是卻沒有信得過用得上兵馬總歸不是個事情。

經過衡量之後,天祚帝下密旨一封,賜蕭明黃金萬兩,當然先用東遼地區的賦稅衝抵,牛羊萬匹,這個反正不用天祚帝出血,讓蕭明恢複烏古敵烈統軍司的番號和旗下兵馬,而烏古敵烈統軍司本是寧江州兵馬都統,靖王蕭兀納麾下的準軍事建製,隨著寧江州被金兵攻克,蕭兀納全家戰死,烏古敵烈統軍司的兵馬南移到了黃龍府南京一帶,歸南院大王節製。

可是隨著後麵遼國與金兵的戰爭越演越烈,幾次戰鬥打下來,烏古敵烈統軍司已經成為被打散了建製的部隊,統軍司都統本是與南本院禁軍統領相當的軍職,現在基本上不存在了,成為曆史了!

這實際上是給予了蕭明建私軍的權利,這可不得了,縱觀大遼國的曆史,隻有在遼太宗耶律阿保機死後,皇後述律氏將部落裏的起兵發展為皇室衛隊來對抗錯綜複雜的權力鬥爭,那時的私軍有官方化的趨勢,而後世則無有一人敢於私建軍隊的。

從這方麵來講,天祚帝目前也是非常窘迫的,政治勢力的較量,往往就是要比較各自的力量,當力量不如人時,就要學會妥協,就目前的朝廷的勢力而言,不但有他叔叔耶律純先的南係勢力,還有耶律餘睹的北院勢力,更朝廷之上的以蘭陵王為首的後宮勢力,同時還有太後和駙馬蕭昱一方的勢力,同時還有自己的六個兒子摻和其中,現在又加上了皇後蕭咪咪一方的勢力,可謂錯綜複雜。

這些勢力背後都有一方的背後勢力支持,對於新崛起的一方蕭明勢力,那則是皇後蕭咪咪一方的勢力,這樣的實力最受別人的青睞,他加入哪一方,就會給本來勢均力敵原本的平衡的局勢造成天翻地覆的變化。

而將這一方勢力抓在手裏,則是最穩妥的做法,從這一方麵講,天祚帝還不算糊塗,他知道該怎麼做,對於整個遼國朝廷而言,政治上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創舉,雖然仿中原文明的朝製采用內閣三分的模式,但經順宗道宗兩朝的努力,遼國的政治製度也還算開明,由於加入其特殊的合議製度,使得整個遼國在重大國政決策中能夠避免掉很多錯誤。

轉變往往發生在皇權高度集中的封建高峰階段,耶律延禧即位以後,自認為國事太平,四海升平,遂開始驕奢淫逸起來,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不說,更是嚴重壓迫和欺壓各地的落後部落,並且暴虐好殺,這也是逼反女真部落的最大根源。

現實當中的遼國政權對蕭明沒有任何意義,天祚帝給了他一個可以建私軍的權利,他正要好好的利用一番,而在這一方麵最有經驗的人選就是蕭明要考慮的了,他想到了一個人,於是專門前去找他。

蕭明去的地方時城北禁軍大營的監獄,這裏關押著很多朝廷重犯,包括了:金國大將完顏婆魯火和降將蕭撻不野,而蕭明去找的那個人就是曾做過東遼節度使,上京守備使的蕭撻不野。

蕭撻不野乃是大遼南院樞密使蕭達凜之侄,性情暴虐,剛愎寡恩,治軍甚是嚴酷。因主張南伐弱宋,北抗女真而與朝中耶律謨哥,蕭棹軫等政見不合而被排擠外放雲州,後來女真犯界,蕭撻不野被啟用,直到上京被破,蕭撻不野投降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