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明告訴天祚帝,為了大遼的顏麵,不但不能逃跑,還要在此地繼續射獵遊玩,並將各番邦屬國的使節安撫好,堅持八九天就能退走金兵。
臨走之前蕭明讓人帶話給阿咪,讓她照顧好長公主,等待事情的完美解決,耶律淳先身邊無人,現在耶律大石獲罪,他也是很是擔心,如今蕭明一走,更加不知所措,蕭明隻好告訴他,先照顧好自己等待南院和雄州兵馬到來,再有就是將耶律大石送往雲州。
蕭明這裏雷厲風行,朝中文武大臣頗有微詞,對他都很不滿,蕭奉先也開始恨他,民心可用,暗道:“小子沒有好下場!”但天祚帝耶律延禧喜歡,這個皇帝實在是太懶了,有人能幫他把事情都辦了才好哪,省得他操心。
收拾行裝之後,下午蕭明就和趙氏兄弟二人上路,從應州到雁門關其實也沒多少路程,應州以南是為朔州,再往南行就是雁門關,這裏的地勢猛然陡峭,高山惡穀,而雁門關則在代州之北三十裏的雁門險道上。
雁門關是大宋北邊重鎮,山西四十餘關,以雁門最為雄固,一出關外數十裏,便是 遼國之地,是以關下有重兵駐守,蕭明他們騎馬上的山來,但見東西山岩峭拔,中路 盤旋崎嶇,果然是個絕險的所在,心道:“雁兒南遊北歸,難以飛越高峰,皆從兩峰之 間穿過,是以稱為雁門。
來到絕嶺,放眼四顧,但見繁峙、五台東聳,寧武諸山西帶,正陽、石鼓挺於南, 其北則為朔州、馬邑,長坡峻阪,茫然無際,寒林漠漠,景象蕭索。戰國時趙國大將李牧、漢朝大將郅都,都曾在雁門駐守,抗禦 匈奴入侵,而今契丹遼國則是匈奴之後。
雁門關兩側的峭壁高聳入雲,真是飛鳥難渡,蕭明打馬從此經過,心中感慨不已,這裏就是著名的古戰場之一,就連雄關都是原生態的,雁門關氣勢雄渾城高牆厚,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雁門關守將正是永興軍都統都指揮使王稟,當看到鄲王和康王殿下一行人馬時,慌忙打開城門放下吊橋,迎接眾人進城,王稟親自前來迎接,王稟也是上次東南平叛的功臣,並且從西軍調任永興軍,現在任統製,下一步可就是節度使了!他的升遷完全要靠童貫提拔,可謂童貫的嫡係。
讓蕭明感到驚喜的是王稟的副將韓世忠也在,說來也是巧合,王稟作為都指揮使本來駐紮在太原,此地守將本是一個姓張的卑將,而朝廷下旨道:遼國將在應州舉行春倷缽大會,恐對方開會是假,借機會南侵是真,遂帶著韓世忠在這段時間親駐雁門關防範。
見到蕭明王稟一怔,不知道這個一身契丹貴族打扮的人到底是誰?其實兩人從沒見過麵,王稟當然不知道蕭明原來的身份,但他隨著大宋使節團的兩位王爺同時返回,可見身份不低,韓世忠卻不管那些,直接衝上來給蕭明見禮。
“肖兄!怎會在此出現?上次一別,我還以為見不到你了”
蕭明微笑擺了擺手,示意韓世忠等會再敘舊,他轉身對趙煥趙構二人道:“事不宜遲,我們辦正事要緊!”趙構點頭,對趙煥說道:“是否現在就去議事大堂?”
王稟聽到趙構如此說,想來而為王爺一定有要事,於是親自領眾人前往官署的議事大堂,現在整個雁門關內,就屬鄲王趙煥的級別最高,大家都等他說話,趙煥看著眾人張了張嘴,猶豫了一下,然後轉向王稟。
“王都統,現在你手下兵馬有多少?”
王稟上前回道:“稟王爺,雁門守軍刀牌手八千,長槍兵一萬五千人,弓箭手五千人,騎兵一千六七百人,”
趙煥沉吟道:“還不到三萬人馬!”
蕭明插口道:“太少太少!還有多少輔兵雜役?”
趙構道:“蕭大哥,雖然是遼國借兵,但我大宋兵馬再次據守,怎可全部拿出去?”
王稟奇道:“什麼遼國借兵?兩位王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趙煥道:“是這樣,王將軍,現在大遼國皇帝正在應州舉行春倷缽大會,而金國騎兵卻來突襲,遼帝現在無有兵馬抗擊,以我大宋是兄弟之邦,特向我們借兵抗擊金兵!”
“什麼!”王稟大驚,“這怎麼能行?兩位王爺,我大宋與遼國曆來都是仇敵,現在此舉豈不是資敵?”
趙煥道:“王將軍不要驚慌,我們出兵幫助遼帝,可換來燕雲東六州的土地,這是無上大功一件啊!”
王稟眼珠一轉衝蕭明道:“你們遼人到底打什麼算盤?女真金國遠在千裏之外,如何能夠到達應州,是不是想將我大宋兵馬騙出去,好趁勢攻占我雁門關?”
蕭明道:“王將軍,信息!信息,你作為領軍大將卻消息閉塞,不通時務,現在金國女真強大,遼國已被打得兵少將寡了!我都不希的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