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仲恭拒絕了蕭明的邀請本在蕭明的意料之中,蕭仲恭此人忠君思想還是很嚴重,雖然他對天祚帝已經失望,但還是把希望寄托在晉王身上,指望著新帝登基以後能夠重振朝綱,是大遼國擺脫現在外強中幹的樣子,徹底崛起為當世大國。
但接下的事情可能更讓他失望,那就是天祚帝已經猜忌晉王,並且剝奪了他親王的封地,隨時跟在自己身邊,以便於控製,這對晉王一派顯然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大遼國與蕭奉先一手策劃的立嗣之爭逐漸的開始白熱化了!
而這一切對蕭明來講,已經不是他關心的問題了,大遼國保大三年,大宋宣和五年也就是公元1123年,蕭明正式接受南京留南府成為大遼國南院大王,同時兼任南院樞密使,手下南院於越平章事宰相吳庸,樞密副使蕭幹,領軍大將軍耶律大石。
說起耶律大石,還是肖明一手安排,蕭咪咪回烏槐部省親之時,蕭明安排人將耶律大石帶著一同前往,並由阿咪做主認烏槐部大酋長阿咪的父親為義父,改姓為蕭,以後被稱作蕭大石,阿咪隻說是蕭明安排的,為的是他與長公主的婚事,但長公主自殺一事一直未告訴他,直到很久之後,耶律大石才得知真相!
那以後蕭大石有改姓為耶律,仍喚作耶律大石,他直接被蕭明喚回到了南京,經此大變的耶律大石變得沉默寡言,似乎一夜之間自己莽撞的性格的就發生了轉變,也逐漸顯示了他卓越的軍事和政治才能,他對蕭明和阿咪尤為敬重,並對阿咪自稱為“奴才!”甘居奴仆的身份。
楊祈中作為蕭明的嫡係被提升為烏古敵烈統軍司的統製,班底則是蕭明的老虎衛,堅持為蕭明訓練一支精兵,這支隊伍人數不多,總共兩萬來人,一萬騎兵一萬弩兵!訓練的方式和操典均來自蕭明。
烏古敵烈統軍司作為蕭明的私軍,吸收了除了漢人以外的很多外族人,有契丹人、回鶻人、波斯人、高麗人、還有阿拉伯人!這些人全是人高馬大,主要作騎兵,因為蕭明要打造一支重甲騎兵!
騎手的全身和戰馬的大部都覆蓋著一層蕭明設計的鐵網甲胄,這些東西全部從徐州太平鐵廠訂購,那是目前大宋冶金工藝的最新成果,那就是直拉鋼絲,鋼絲的製造成功得益於杭州西城實驗鐵廠的不斷的改進彈簧的設計,那是日昌隆蒸汽動力機器的必要配件。
現階段天平鐵廠生產的鐵器已經不能完全叫做鐵器了,而叫做鋼鐵!鋼的產量逐日劇增,鋼錠經過鍛造之後,被固定在一個能夠旋轉地架子上,就可以拉出一捆捆的鋼絲,這種鋼絲會被編織成為連在一起的鏈子甲衣,騎兵的的甲衣用鋼絲的尺寸較粗,而步兵用的鋼絲則較細,但都是密度很高。
這種甲衣的重量非常的輕,可以從頭到腳的披下來,身體的重要部位全部都能遮蓋,很像歐洲中世紀的鏈子甲,但卻比那個要輕很多,並且韌性和強度更高,能夠擋住刀斧的正麵劈砍和弓箭的正麵射擊,箭羽射上去最多是將箭頭纏住,也不會透甲。
不光是騎手,連馬都有護甲,要害部位都會被遮擋,這種重甲騎兵防護的麵積比金兵拐子馬高,比大宋的步人甲要輕,是蕭明手裏的騎兵王牌。並且騎兵的武器也得到了改進,每人配備投擲式短矛兩根,弓弩一把,製式劈砍式戰刀一把。
這種刀比原來虎衛攜帶的佩刀要長一些,重一些,帶有護手,刀鋒都是經過多次淬火,十分的風快,更適合輕騎兵揮砍,但由於蕭明的騎兵雖然全身護甲,但卻因為重量輕,騎手仍然活動靈活,不必輕騎兵差,所以為他們統一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