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與金國接壤的幾處州府縣被優先建造成了幾處堡壘,能夠保證囤積兵力和糧食,能夠抵禦大兵團騎兵的衝擊,這是由幾個有名的漢人建築師設計製造,那時候還叫匠人,東丹王求賢若渴,自然會有大批的能人異士前來投靠,蕭明在這裏還真是找到了幾位不錯的人才。
由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遼東與大宋,高麗等地的商貿越來越發達了,這樣直接刺激了沿渤海與黃海一帶的海運發展,如果商隊從陸路前往遼東所花的時間與成本是通過海運到遼東的好幾倍,於是大量的商家都會選擇海路前來,一時間登萊等地以及山東威海,的那頭港口商船雲集。
相比較而已,威海基地的港口碼頭修建比較完善,深水港的架設不僅能夠軍事用途,還能夠民用,這裏租船靠岸的商船最為集中,並且在山東等地也出現了大型的造船的工廠。
遼東等地木材儲量豐富,完全可以發展造船業,蕭明也有此意,可是由於遼東畢竟屬於寒帶地理,無霜期很短,民間所造舟船隻能在河麵江麵上行駛,所以人才極少,相比之下海船的建造還不如高麗國,但這也不盡然,今天蕭明就接見了一人,自稱可造大船。
此人名為洪山人,他向蕭明進獻了一個船的模型,蕭明看的大為吃驚,這種完全區別於中國船模樣的船型,真是太讓人意外了,從模樣上看這種船像極了十九世紀初美國人造的那種飛剪船,尖形的船首與水下的船體形成了一個剪刀狀。
這種船最大的特色就是高桅,帆的麵積極大,同時首位也加裝了橫木,可以加裝角帆,這是一種將風帆動力發揮到極致的船型,同時還具有中國寶船穩定性的特點,水麵水下混為一體,這絕對不是現在這個時代應該出現的船型。
蕭明向這個洪山人問起了來曆,原來此人一直是燕京府馬家的匠人,遼國的馬家可是漢姓當中最大的四大家族之一,但馬家的起源卻是本土的中原人,而是白衣大食的商人,唐代的時候就來到了中原,跟大多數西域商人不同的是,他們乃是從海路而來。
這就好解釋了,阿拉伯人的航海術在十世紀的時候就十分的發達,蕭明細看之下果然看先此船有點像阿拉伯的帆船,但又不屬於那種排船,實在是三種船型的的結合體。
洪山人從下就跟隨馬家經商,他們與大宋泉州市舶司具有良好的關係,通過設在福建路的商號進行做生意,同時進行宋遼之間的貿易,但洪山人卻對海船有濃厚的興趣,幾十年的出海經曆和維修經驗,一直是馬家私人船舶的工匠,但在一次事故中,他失去了一隻右手,於是回到南京的馬家。
南京是遼國最大的四個漢姓家族趙家和馬家的所在地,這次一同跟隨蕭明來到了東京,馬家還有人也在蕭明的軍中為將,像旅順駐守的馬海樹就是一個不錯的將領,馬家是經營布匹和糧食的大商家,和日昌隆一直有很好的商業往來,這也是他們支持蕭明的原因。
蕭明與洪山人交談了一上午時間,對他在造船和船舶設計上的能力甚為讚賞,於是命令他為遼東造船基地的總工,專門負責在旅順的基地建造海船,飛剪船的船型非常適用與商業運貨,所以洪山人造的船都是以商船為主,這跟在杭州基地的孟康不一樣,孟康製造的大多以軍事用途為主的船型。
新興的造船業需要大量的產業工人,正好可以安置大量的流民,造船廠帶了的不簡簡單單隻是港口的擴充,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帶動了整個遼東地區的木材產業,這一代原始深林的大量的鬆木和杉木都是油脂很高的木材但卻可以造船,遂大量的被砍伐。
這個時候前期蕭明重點修建的道路就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各種馬車牛車的流動速度大增,來往於各建築工地的車流也是絡繹不絕,水泥廠現在幾乎是加班加點在燒造水泥,太平號分號的鐵廠也是異常忙碌,由於蕭明在水泥混凝土當中規定要使用鐵筋,所以這方麵的用量也是很大。
遼陽襄平的鐵礦已經被開采了出來,大量的鐵礦石,對於遼東的鐵廠來講,根本消化不了!於是被一船一船的運往威海和杭州,其實蕭明不知道的是,由於太平號的興起,西夏和遼東的鐵礦被開采,以至於大宋國內興起了很多家鐵廠,最早都是以煉坊形式出現的,但太平鐵礦的經驗不脛而走,很多人都學著以這種模式建造鐵廠,於是大宋朝的鋼鐵產量開始大範圍飆升。
鋼鐵產量的激增也造成了鋼鐵產品的價格下滑,但與此同時卻帶動了鋼鐵製造和加工業,過去的那種小作坊式的手工藝人,現在也漸漸的開始擴大經營規模,但僅僅依靠當時農業為主的宋朝的兵器和農業器械,是消化不了這麼多的鋼鐵的,那就必須要有一個大量的鋼鐵應用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