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海外貿易(1 / 2)

大宋靖康一年是一個奇怪的年份,這時候應該是公元1130年三月份,在大宋朝的杭州府,這裏的情況區別於大宋任何一個地方的樣子,杭州城由水泥加固的城牆高大六十米,巨大而厚重!但這個城內卻不是最繁華和熱鬧的。

蔓延到了臨安縣城的工廠區才是最熱鬧的,四鄰八方的人們全都趕到這裏做工,烏龜山下高聳入雲的煙囪一片林立,不斷冒著黑煙!道路上跑著馬車和一些奇形怪狀的車子,依托於杭州城的道路四通八達。

太空中飄著掛滿各種彩旗的大小氣球,各中漂浮著商家口號和字號的廣告標語隨風擺動,集中地在杭州城內,杭州西湖內的遊船也變得使用著冒著黑煙的明輪船,錢塘江上更是船行如織,明輪船的蒸汽動力機器成了墨家對外出售最大的產品。

杭州灣內港口內碼頭林立,進出港口的各種船隻多如牛毛,有手搖擼船,有排槳船,有大帆船,還有冒著黑煙的蒸汽船,靠近海灣的船塢內,幾艘巨大的黑乎乎的大船正在製造,由於蒸汽動力的廣泛使用,這裏也是煙囪彌補,黑煙嫋嫋!一切都是充滿了邪惡的美感!

蕭明有時候會很擔心,天空中的黑煙越來越多了,這是不是一種環境汙染?丁建鵬告訴他,任何工業國家一開始都要冒著環境汙染的代價的,怪隻怪當初沒有想到這一點,很多工廠都是倉促上馬的,而沒有蒸汽機幾乎不可能成為工廠。

以日昌隆的紡織廠來說,大規模的紡織機已經是主流,光是一個紡織廠就有鍋爐六座,煙囪好幾個,更別說,鋼鐵廠,水泥廠、玻璃廠、造紙廠、火柴廠、硝酸廠、兵工廠等等,還有一些小工廠,全都需要蒸汽鍋爐!

光是現在每天向杭州城運送煤炭的船隻就排成了隊,還有路上的煤車也是排成了長龍,一些相關產業的也相應的發展了起來,甚至出現了很多小工廠主,他們進行榨糖,糧食加工!全都會使用蒸汽動力機,因為墨家每賣出一個蒸汽機都會幫助業主專門設計動力傳動裝置!於是更多的小工廠主找上了門紛紛訂購鍋爐。

而整個鍋爐的生產全部要在顧氏煉坊生產製造!再送到墨家的工坊,這幾乎成了一個產業鏈!杭州周邊的土地最早都是用大戶和富戶進行兼並,失去土地的農民會進入各種工廠去做工,但最後這些土地漸漸地被官府收購了,但現在又再次回流,漸漸地又被像日昌隆這樣的大戶收購過去。

對土地的依賴性上日昌隆要高於其他人,他需要建立自己的棉麻和蠶桑養殖基地,於是日昌隆幾乎就成了東南最大的地主!這對蕭明下一步的計劃有利,他是默許的,考慮到規劃問題,蕭明決定,還是現在就考慮好環境問題為妙。

於是規劃方案自動出爐,那就是工廠區必須靠近沿海海岸地帶,而不再占有杭州城周邊的土地,一些重度汙染的工廠,必須要做好排汙整治工作,像丁建鵬的化工廠已經能夠生產濃酸濃堿之後,這是必須要注意的!

於是原來在莫幹山一帶的工廠都需要遷走,蕭明特批了一筆資金專門用來修建一條杭州府到沿海海岸的水泥道路,工廠拆遷補助和征地費用,日昌隆也負責一部分,其他有杭州官府來負責,現在杭州府的知府大人根本沒有任何權利,蕭明根本不鳥他。

蕭明是朝廷委任的二品大員,又是節製東南五路錢糧的治經產業大臣,那絕對有處置一般四品以下官員的權利的,誰敢得罪他!所以這些官府各類官員巴結他還來不及哪!又怎會沒事找事反對蕭明的一些作為,這就是權利的好處,蕭明幾乎是要錢有錢要權有權,辦什麼事情就很簡單了,不但官府支持,更是有財政支持。

掌握著杭州市舶司和泉州市舶司的絕對權力,蕭明決定大規模海外貿易的行動,由日昌隆牽頭的的一支多達三百艘的龐大船隊從泉州出發向南洋各國。天竺。錫蘭和大食進發,但是船隊行進到了南洋諸國後,剛抵達暹羅和天竺就不得不返航了,也不為什麼貨物賣空了!

這次航行攜帶的貨物除了絲綢之外還有大宋的瓷器,當初蕭明對整個燒瓷行業的布局終於見到了成效,滿載著南洋各地特產,珠寶和香料的貨物船隊回歸了,蕭明在得知商隊竟然將最好的瓷器做了海外貿易時,忍不住大動肝火!

當時大宋的瓷器,除了北方的幾個名窯之外,南方的燒瓷也是精品輩出,浙南的哥窯和弟窯,還有江南西路,也就是江西景德等地的瓷器都是名窯精品,而一般的民窯製品也是相當的了得,竟然拿這些國寶去和蠻夷做生意,蕭明肯定大動肝火!

按照蕭明的指示,海外貿易就是產品傾銷的過程,不能拿自己最好的東西出去,而要將自己生產的二三流乃至次等貨物進行傾銷才對,而且由於日昌隆的六七條船組成的船隊,全部都是蒸汽動力和風帆動力的大船,速度極快,使得大多數船都追趕不上,而不得不停下來等待他們,如此一次之後,日昌隆決定就按照自己的船組建船隊。